“煤礦大型固定設備故障診斷和健康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與應用”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摘要:“煤礦大型固定設備故障診斷和健康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與應用”項目基于朗坤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煤礦重要機電設備的24小時連續狀態監測、早期故障預警與故障診斷功能,大大減輕了煤礦運維人員勞動強度,預防和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提高了煤礦生產率,為煤礦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4月15日,由臨沂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完成的“煤礦大型固定設備故障診斷和健康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與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由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煤協會生產力促進中心、淮北工科檢測檢驗有限公司的七位專家組成。
鑒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鑒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吳德政等與會專家認真聽取項目匯報,審查相關資料,經討論形成鑒定意見:該項目在臨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王樓、古城、郭屯等礦應用,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效果良好。
研發了基于大數據規則的計算引擎技術,基于大數據流計算和模型觸發規則計算,實時分析故障報警,規則計算引擎可集成各類水蒸氣函數、振動函數、AI模型等,支撐診斷模型穩定、安全、可靠運行。研發了基于知識推理的煤礦大型固定設備故障診斷技術,通過圖形化的規則引擎配置,將故障診斷規則、知識經驗建模,知識推理引擎支持多種復雜觸發規則進行推理,包括事件持續時間、事件出現次數、事件變化趨勢等。建立了適用煤礦的多層級建模平臺,實現了煤礦系統、設備、部件的數字化建模,建模信息包括基本屬性、工況、標準化測點、故障模型等。提出了煤礦大型固定設備運行工況連續監測、振動分析診斷和AI參數劣化分析多種方法相融合的平臺預警自診斷技術,實現了煤礦設備故障精準診斷。
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完成了計劃任務書規定的內容,達到了預期技術指標,同意通過鑒定。據介紹,該項目基于朗坤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煤礦重要機電設備的24小時連續狀態監測、早期故障預警與故障診斷功能,大大減輕了煤礦運維人員勞動強度,預防和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提高了煤礦生產率,為煤礦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