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遼寧:夯實“油、鋼、車” 厚植創新沃土

2025-04-03 14:40 中國發展網
裝備制造

摘要:石化、冶金、裝備制造是遼寧工業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去年以來,受到市場不景氣、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等因素影響,三大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施文郁報道 工業興則遼寧興。在今年省兩會上,遼寧省定下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以上的目標,全省工業戰線將全力以赴當好全面振興新突破決戰決勝“排頭兵”。這一目標如何實現?數字背后還要實現哪些變化?“我們將持續深化‘基點管理’,加強要素保障,千方百計穩運行、擴投資。”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而言,可以用“穩”“盯”“服”“抓”四個字概括。

穩工業,首先要“穩油穩鋼穩車”。石化、冶金、裝備制造是遼寧工業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去年以來,受到市場不景氣、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等因素影響,三大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今年,遼寧省工信系統將深入挖掘優勢產品供需潛力,保障中石油在遼煉廠原油加工量穩定。不斷優化從原料到產品全鏈條流通,指導鞍本鋼增產高附加值產品,強化廢鋼企業和鋼鐵企業上下游對接。加快汽車重大項目建設及新車型投產,并通過多種手段,爭取恒力重工等造船企業加大排產。

若將重點行業比作“面”,重點企業則是重要“支撐點”。今年,遼寧省將盯住重點企業,堅持“一企一策”,逐企穿透調度,做增量、防減量、抓變量,著力提高產能利用率,推動企業滿產達產。

推動企業大步快走,要素保障供給是關鍵。遼寧省將堅持“夯基服務”,以市縣和企業為根據地,夯基礎、搭平臺、匯資源、強服務,組織產需產融對接,解決企業訂單、現金流等實際問題。同時,堅持抓好項目、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進鼎際得石化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工作量、實物量、投資量“三量齊增”,開工率、復工率、竣工率“三率齊升”。

在增量的同時,也要做到提質。結構調整既是遼寧工業的當務之急,也是發展壯大的長遠之計。遼寧省將以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為抓手,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投入更大精力。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高向新,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關鍵配套,推進動力電池等產業鏈布局。推動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向下游延伸,加快石化行業“增化增特”。推動冶金新材料產業向精深拓展,加快鞍鋼鲅魚圈二期等項目建設,推進鋼鐵行業沿海布局。推動消費品工業向優質特色發力,實施“三品”專項行動,打造遼寧消費名品方陣。加快打造“鏈主”企業主導、單項冠軍攻堅、專精特新企業筑基的產業集群體系。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今年遼寧省將深化重點實驗室群與產業集群“雙群互動”,厚植創新土壤,讓傳統產業“快轉身”、新興產業“長成林”、未來產業“早生根”。

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躍升、向智能升級、向綠色邁進。今年,遼寧省將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滾動推進200個工業“六基”項目,完善省首臺(套)等支持政策。爭取滾動建設10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征集500個數字化場景需求,新建100個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打造一批燈塔工廠和產業大腦。培育一批綠色制造單位,提升行業能效水平,支持廢鋼等再生資源產業健康發展,鼓勵擴大綠電交易。推動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十四五”期間較“十三五”期間下降14.5%。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抓緊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裝備、航空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機器人、軟件等新興產業,推進沈飛航空配套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創新成果,拓展典型應用場景。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信息技術等生產性服務業,通過舉辦服務型制造大會等活動,推動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用設計創新引領產業煥新。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