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信號?央行發重磅報告,信息量很大
摘要:這份報告信息量極大,關于經濟形勢、物價、政策、LPR改革、再貸款再貼現等,均有涉及,并展望了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
5月10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這份報告信息量極大,關于經濟形勢、物價、政策、LPR改革、再貸款再貼現等,均有涉及,并展望了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
此外,央行還發布了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具體內容詳見文末。
一季度實行穩健貨幣政策
一季度,在貨幣政策方面,我國如何應對疫情沖擊?央行總結了五點: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以來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1.75萬億元長期資金,春節后投放短期流動性1.7萬億元。合理把握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節奏,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二是加大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 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 現專用額度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再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支持經濟恢復發展。
三是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推廣運用,推進存量 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四是以我為主,兼顧對外均衡。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缇迟Y本流動和外匯供求基本平衡。
五是牢牢守住風險底線,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成效顯著,傳導效率明顯提升,體現了前瞻性、精準性、主動性和有效性。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1.5%,M2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
一季度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3月份一般貸款平均利率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個百分點。 貨幣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普惠小微貸款“量增、價降、面擴”。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市場預期平穩。3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 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06,較上年末升值2.92%。
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開啟
由于今年以來衛生事件席卷全球,對全球經濟金融造成巨大影響,央行報告明確“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各國陸續出臺經濟刺激政策,但后續經濟發展隱患依然存在。
全球央行大規模降息潮。為應對疫情引發的金融動蕩,提振市場信心,美、英等發達經濟體央行大幅降息。3月,美聯儲2次降息共150個基點、英格蘭銀行2次降息共65個基點,均已進入“零利率” 。
央行《報告》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和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
一是全球疫情持續時間及負面影響可能超預期。歐美發達國家疫情仍然嚴重,重啟經濟的努力效果需要觀察。部分發展中經濟體、農產品出口國新增確診上升較快,全球疫情未來走勢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二是主要經濟體高度寬松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應需密切關注。貨幣和財政政策僅能對沖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未來全球經濟復蘇態勢及金融形勢根本上仍取決于疫情防控進展,非常規政策的負作用也會逐步顯現。
三是國內經濟仍面臨較多挑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居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上升,產業鏈復工復產的協同配合有待增強,主要農副產品保供穩價需不斷夯實。
四是我國國際收支和跨境資金流動也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主要經濟體央行大幅放松貨幣政策加之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領先,人民幣資產較高的收益和相對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資金流入。另一方面,外需持續走弱、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也可能引起出口減少和跨境資金流出。
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
自去年推動LPR改革以來,貸款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也在穩妥推進。
報告表示,4月中旬,一般貸款中利率低于貸款基準利率0.9倍的貸款占比為28.9%,是LPR改革前2019年7月的3倍,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已完全被打破,貸款利率定價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
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報告稱,隨著LPR改革深入推進,貸款利率實現和市場利率并軌,市場化水平明顯提高。隨著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其負債端成本,高息攬儲的動力也會隨之下降,從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
“從實際情況看,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正在實現‘兩軌合一軌’,貸款市場利率改革有效地推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報告稱。
央行表示,持續深化LPR改革,有序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新聞鏈接】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
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與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銀行簽署雙邊本幣合作協議,允許在兩國已經放開的所有經常和資本項下交易中直接使用雙方本幣結算。
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簽署遵守《全球外匯市場準則》的承諾聲明,積極參與全球外匯市場建設與發展。
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額為3000億元,利率為3.25%。
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了2020年第一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費率為0.10%,操作量為60億元,期限3個月。
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
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額為2405億元,利率為3.15%。
1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發放專項再貸款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20〕28號),向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10個重點?。ㄊ校┑牟糠值胤椒ㄈ算y行提供總計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支持抗疫保供。
1月3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銀發〔2020〕29號),提出30條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民生和支持實體經濟穩定發展。
2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匯報2019年貨幣政策執行情況。
2月7日,公開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關于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機構發行債券有關事宜的通知》,簡化部分流程,為疫情期間金融機構發行債券以及發行疫情防控主題金融債券提供支持。
2月7日,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審計署聯合印發《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的緊急通知》(財金〔2020〕5號),就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提出要求。
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埃及中央銀行續簽規模為180億元人民幣/410億埃及鎊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成功發行3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其中3個月期央行票據200億元,1年期央行票據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55%和2.60%。
2月14日,證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的公告》(證監會公告〔2020〕12號),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2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額為2000億元,利率為3.15%,較上期下降10BP。
2月19日,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
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促進有序復工復產的通知》(銀發〔2020〕53號),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25BP至2.5%,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資金支持。
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運用支農再貸款專用額度支持擴大生豬養殖信貸投放的通知》(銀發〔2020〕56號),安排支農再貸款專用額度200億元,支持擴大生豬養殖信貸投放。
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了2020年第二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費率為0.10%,操作量為50億元,期限3個月。
2月28日起,中國國債正式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
3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額為1000億元,利率為3.15%。
3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占比考核達標銀行給予0.5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并對此次考核中得到0.5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額外降準1個百分點。
3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
3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了2020年第三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費率為0.10%,操作量為50億元,期限3個月。
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成功發行1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期限為6個月,中標利率為2.19%。
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
3月26日,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CFXC)轉發全球外匯市場委員會(GFXC)關于市場狀況的聲明,促進外匯市場專業、公平、高效、穩健運行。
責任編輯:劉維
(原標題:“降息”信號?央行發重磅報告,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