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圓滿完成物價調控目標 2021年價格預計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摘要:2020年,CPI運行前高后低、逐季回落,全年上漲2.5%,圓滿完成全年物價調控目標。一年來,物價調控特別是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工作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和極端天氣等多重挑戰沖擊,成果來之不易。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形勢組 | 郭麗巖
2020年,CPI運行前高后低、逐季回落,全年上漲2.5%,圓滿完成全年物價調控目標。一年來,物價調控特別是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工作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和極端天氣等多重挑戰沖擊,成果來之不易。
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成效顯著,有效平抑CPI過快上漲勢頭。2020年,CPI運行的結構性特征十分明顯,突出表現為豬肉、鮮菜等食品價格對CPI的拉動比例高達70%左右。在前期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生豬供應出現較大缺口的背景下,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極端天氣等因素沖擊,豬肉等食品價格一度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明顯加劇了CPI波動,給穩定物價總水平帶來了巨大挑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全面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迅速推動農業生產恢復、民生商品流通暢通,強化應急保障、儲備調節,有力地穩定了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進入二季度,食品價格結構性上漲壓力較快消退,CPI呈現平穩回落態勢。
加快恢復消費和市場循環,及時穩住物價運行中樞。物價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溫度計”,物價中樞變化反映出我國經濟運行態勢特別是總供求格局變化。黨中央作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決策部署后,各級各部門狠抓落實,協同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全社會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明顯暢通,特別是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汽車等耐用品消費回暖,主要地區旅游、家庭服務等服務價格小幅回升,租金等居住類價格企穩。作為衡量物價中樞波動的關鍵指標,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即核心CPI)全年上漲0.8%,處于溫和上漲的合理區間,折射出我國總供求動態平衡,經濟運行呈現平穩健康的良好態勢。
上下游價格“剪刀差”收窄,物價穩定性進一步增強。與CPI“前高后低”的走勢有所不同,2020年PPI呈現“淺V”型波動走勢。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出現明顯波動。上半年,國家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內石油石化行業相關商品價格持續下降,PPI同比降幅一度擴大至3.3%,同時也導致CPI中的交通通信價格相應下行。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以及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相關支持政策落地見效,基建、房地產、制造業投資逐步恢復,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持續回暖,上游工業品價格普遍出現恢復性上漲。加之全球主要經濟體相繼開啟寬松貨幣模式,客觀上放大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幅度,對我國PPI筑底企穩形成一定支撐。4月份,CPI和PPI漲幅“剪刀差”高達6.4個百分點,到年底已收窄至0.6個百分點,反映出市場供求循環明顯加快、上下游物價變化聯動性明顯增強。
預計2021年物價“前低后穩”,運行在合理區間。展望2021年,由于全年翹尾明顯低于上年,加之豬肉價格對CPI的拉動影響將由漲轉降,預計全年CPI漲幅將低于2020年。從走勢來看,全年將呈現“前低后穩”態勢,年初受高基數、低翹尾等技術性因素影響,CPI同比漲幅仍將在低位徘徊,二季度以后可能小幅回升。重要民生商品生產供應穩定、儲備數量充裕,各級各部門積極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價格將基本平穩運行。從上游價格來看,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仍將是影響國內PPI變化的重要因素,預計PPI降幅將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回升而繼續收窄,一季度可能由負轉正,全年可能呈現一定幅度的上漲。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