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安寧區:重大項目建設提速爭先
摘要: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十四五”開局之年,安寧區堅持存量增量“兩手抓”、投資引資“兩手硬”,全面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發揮投資關鍵作用,促進安寧區社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斌報道 初春的蘭州安寧大地生機盎然,雖臨近春節,但安寧區一些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依然是忙碌異常,搶工期,保質量,趕進度,來自大江南北的建設者們堅守崗位,用揮灑的汗水,為安寧區筑起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十四五”開局之年,安寧區堅持存量增量“兩手抓”、投資引資“兩手硬”,全面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發揮投資關鍵作用,促進安寧區社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提質增效 以投資領跑三駕馬車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2020年,安寧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在各項政策舉措推動下,投資增速持續增長,有效對沖了疫情影響。數據顯示,該年度,安寧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4.5億元,同比增長15%,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突出成效,發展活力顯著提升。其中,中車蘭州機車高端軌道裝備制造基地一期項目建成試運營,雪花啤酒12萬聽裝進口啤酒線提前三個月建成投產。長風智能機器人、蘭飛智能電動伺服控制系統產業化等軍民融合項目穩步推進?,F代服務業加速聚集,鼎泰·中匯廣場、中海環宇城建成運營,眾邦國貿中心、榮光·隴匯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順利實施。蘭州富力城、吾悅廣場實現當年土地出讓。當年開工建設,刷新重大項目建設新速度。提質增效的重大項目建設,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了強力支撐。
高水平謀劃 凝煉儲備項目63個以上
2021年,安寧區創新舉措,補齊短板弱項,抓大項目、抓好項目,著力推動項目建設,重點發揮重大項目對投資的引領作用,充分應用投資驅動型發展階段的空間,緊盯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導向,堅持存量增量“兩手抓”、投資引資“兩手硬”,形成大力上項目增投資的強勁態勢。圍繞省市重點培育的十大生態產業,凝煉儲備項目63個以上,預計總投資達到638億元。
涵蓋基礎設施、特色農業、大健康、大旅游、新興產業、服務業、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重大項目,必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保證重大項目投資,經濟發展才更有活力與底氣。為緊緊扭住項目建設“牛鼻子”,確保項目落地落實見效,安寧區將多措并舉,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新高地,繼續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的關鍵性作用。
加大招引力度 力爭省外到位資金突破90億元
以重點建設項目的“進”,撐起經濟發展的“穩”。安寧區將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蘭西城市群建設等政策機遇,緊扣發展定位、產業方向和民生短板,實施產業鏈招商、資源補缺式招商、成果轉化式招商。圍繞迎門灘商務集中區、蘭州文化藝術中心等片區,全方位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好、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打造商業空間充足、總部經濟集中的現代化商業商務中心和蘭西城市群標志性CBD。開展全域旅游產業招商,引入一批生態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基礎設施完善的文旅項目。全年重點引進國內外500強企業,簽約項目12個以上,力爭省外到位資金突破90億元。
破難題促落地 開通建設用地審批綠色通道
土地是制約項目建設的最大障礙。安寧區將堅持以落地見效為導向,全面構建“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明確改革路徑、操作模式和具體措施。不斷加大土地供應,全面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開展重大項目征地拆遷攻堅行動,強力推進深溝片區、孔家崖南片區等區域征收安置工作,全力加快全區安置點建設,建成安置房3428套46.8萬平方米。加快手續辦理,實行容缺受理機制,開通建設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及時保障重大項目快速開工。切實加強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等,強化項目包裝申報,多渠道解決項目資金來源,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組建項目服務團隊 著力提高項目開工率
政策支持、土地供應、營商環境、融資服務等因素經常是制約項目落地建設的難題。
為解決融資難問題,安寧區將強化政銀企對接,增強金融普惠性,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基礎設施改善、重點項目建設、小微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成長。與此同時,積極開展“項目建設大比拼”活動,精準組建項目服務團隊,清單化管理、臺賬式推進,著力提高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建成投產效率。
推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團隊化幫辦代辦機制,推動快簽約、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全面實行項目“承諾制”,積極化解征地拆遷、手續辦理等制約因素,強力推進58個新建續建項目順利實施,其中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0個,進一步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重大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是安寧區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前提,安寧區發改局表示,將集中力量抓好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進度,形成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態勢。調動一切活力,創新機制體制,建立有效抓手和平臺,吸引優質資源前來投資興業。進一步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措施,全力推動轉型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