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
摘要:據悉,自《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在引導商業銀行規范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促進商業銀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 曲靜怡
為推動有效實施《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范互聯網貸款業務行為,促進業務健康發展,切實防范金融風險,銀保監會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行為,對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的出資比例、集中度等方面細化審慎監管要求。
據悉,自《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在引導商業銀行規范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促進商業銀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上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監管部門也發現,各機構執行效果和整改力度存在差異,特別是在獨立實施核心風控環節、加強合作機構管理等方面,部分機構的互聯網貸款業務行為仍有一定差距,存在風險隱患。
針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從以下方面細化了審慎監管要求:一是落實風險控制,要求商業銀行強化風險控制主體責任,獨立開展互聯網貸款風險管理,自主完成對貸款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具有重要影響的風控環節,嚴禁將關鍵環節外包。二是明確三項定量指標,包括出資比例,即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單筆貸款中合作方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集中度指標,即商業銀行與單一合作方發放的本行貸款余額不得超過一級資本凈額的25%;限額指標,即商業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全部貸款余額的50%。三是嚴控跨區域經營,明確地方法人銀行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商業銀行有序整改、平穩過渡,充分保證現有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連續性,維護客戶合法權益,該通知合理設置了過渡期,具體分兩階段執行,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機構提前達標。對于集中度風險管理、限額管理的量化標準,監管部門將按照“一行一策、平穩過渡”的原則,督促指導各機構在2022年7月17日前有序整改完畢。
責任編輯:劉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