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 奮進“十四五” 譜寫蘭州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新篇章——訪蘭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劉鳳恒
摘要:“‘十四五’時期,蘭州市將堅持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準確把握發展階段性特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發展定位,緊盯重點任務,開啟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眲ⅧP恒說。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斌 邵鵬璐報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蘭州市“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十四五”時期是蘭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蘭州市將堅持新發展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著眼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譜寫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新篇章。”蘭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劉鳳恒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六大方面統籌推進,開創了蘭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蘭州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這一發展目標,統籌推進大都市、大產業、大樞紐、大物流、大市場、大平臺建設,較好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結構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開創了新時代蘭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劉鳳恒如是說。
綜合實力穩健提高。“十三五”時期蘭州市各項經濟指標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從2102.25億元增長至2886.74億元;全省經濟首位度從30.87%提升至3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7088元、9621元增加至40152元和14652元,持續跑贏經濟增速;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185.19億元提升至247.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152.15億元增加至1641.24億元;累計引進招商引資產業項目1327個,完成到位資金5967億元;“三區”建設實現新突破,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230億元、292億元和323億元。
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永登、榆中、皋蘭、七里河全部實現脫貧摘帽,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31.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實現全口徑債務監測平臺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系統的全面數據監測,P2P借貸中介機構全部關退,超額完成隱性債務化解任務。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森林覆蓋率、城市綠地率持續提高,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產業轉型持續升級。“十三五”時期,蘭州產業加快向服務化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創新驅動能力明顯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2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57家,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到78%,步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快速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加快,接待國內游客翻番。十大生態產業在綠色發展中崛起,具有蘭州特色的生態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城市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推進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等綜合提升改造、“讀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區等項目建設,城市形象品位不斷提升。目前蘭州公路總里程達到9662公里,一大批基礎設施、重大工程、文化設施建成。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進,首創研發三維數字社會服務管理系統,榮獲“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和“政務環境創新獎”。
改革開放邁出重大步伐。“放管服”改革實現新突破,“四辦四清單”管理制度被國務院作為典型經驗通報表揚。養老服務、聘用制教師同工同酬等一批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榮獲“2019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稱號,蘭州新區獲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連續兩年獲批“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新區”。此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扎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對外開放持續擴大。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十三五”時期蘭州市用于民生領域財政支出達1823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82倍,年度民生領域財政支出占總支出比重均超過80%。常住人口新增近40萬人。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擴大,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人口素質不斷提升,基礎養老金低保和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持續提高。
六大發展定位 瞄準蘭州城市建設新機遇
“‘十四五’時期,蘭州市將堅持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準確把握發展階段性特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發展定位,緊盯重點任務,開啟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劉鳳恒說。
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充分發揮區位條件獨特、科技創新活躍、工業基礎厚實、發展潛力強勁等綜合比較優勢,聚焦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重振“蘭州制造”、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等方面持續發力,在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國家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發揮蘭州新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榆中生態創新城等平臺的帶動作用,強化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促進產業和科技對接,推動重大產業創新工程、重大創新平臺和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構建“科技成果—孵化成果—現實生產力”的自主創新體系,加速創新要素集聚融合,推動蘭州市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躍居全國前列。
國家重要的綜合物流樞紐。以建設陸港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契機,加快推進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和開放平臺建設,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培育壯大現代物流企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構建輻射西部、通達全國、連接歐亞的物流網絡,打造輻射區域廣、集聚效應強、服務功能優、運行效率高的國家綜合物流樞紐。
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先行區。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優化水資源配置,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協同加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確保“一河凈水”送下游,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范區。以黃河文化為引領,統籌絲路文化、彩陶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做好保護、傳承、弘揚三篇文章,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開展“一點一景”城市風貌打造,構建“快進慢游”文旅網絡,打造全季節、全天候的全域文旅產品體系,把蘭州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名城、西北區域旅游集散中心、展現黃河文化的標志性旅游目的地。
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新高地。依托溝通沿海內地、聯通西部邊疆和歐亞大陸的地緣優勢,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獨特優勢,全面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建設,重點面向中亞、西亞、南亞和東南亞廣闊市場,強化國際產能合作和經貿文化交流,加強國際物流中轉樞紐和國際貿易貨物集散中心建設,打造高層次多元化開放平臺,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十項重點任務 開啟蘭州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十四五”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劉鳳恒表示:“蘭州市發展改革委將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堅定發展信心,肩負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把握戰略機遇、創新改革舉措,切實把思想統一到蘭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全面譜寫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新篇章。”
優化發展布局,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優化以主城四區為核心,蘭州新區和榆中生態創新城為兩翼,紅古、永登、皋蘭為支點的“一心兩翼多點”城市發展布局。到2025年,力爭GDP突破4000億元,年均增長6.5%以上。
實施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依托蘭州科技教育資源集聚優勢,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2%,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36件。
加快產業振興,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大力實施“產業振興”戰略,重振“蘭州制造”,加快壯大先進石化、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冶金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做強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節能環保、食品加工、煙草制品八大支柱產業集群,構建“四梁八柱”的工業發展格局。到2025年,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2%,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產值達到2150億元,八大支柱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095億元。
推動鄉村振興,打造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壯大六大農業產業集群,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基礎設施城鄉融合、公共服務城鄉融合、產業發展城鄉融合方面先行先試,打造全省鄉村振興先行區,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格局。
加強城市建管,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法規劃、建設、管理城市,建設數字蘭州,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綜合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構建蘭州市主城區至蘭州新區、榆中生態創新城“1小時通勤圈”。
加強生態保護,建設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先行區。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重大戰略。全方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打造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先行區。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提升至16%。
推動文化繁榮,建設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范區。深入挖掘蘭州深厚的文化積淀,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統領,統籌絲路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激活文化元素、做足文化文章、用好文化力量,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發展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增強蘭州文化影響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范區。
融入“一帶一路”,打造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高地。以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以促進蘭西城市群發展為牽引,實行更高水平開放,提升綜合保稅區、國際陸港、國際空港等平臺功能,加快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推動“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擴量提質,積極申報建設中國(甘肅)自由貿易試驗區蘭州片區,強化對外交流,促進貿易合作,打造新時代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高地。
保障改善民生,打造文明和諧宜居幸福城市。優化公共服務資源布局,著力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織密兜牢民生“網底”,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到2025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年均增長7%,人均期望壽命提升至75.5歲,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每千人執業醫師人數達到4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每千人口擁有三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2個。
全面深化改革,構建現代化發展新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社會、文化、法治和生態文明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堅決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公平、有序、高效的市場競爭環境,充分保護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