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提了幾十年的共同富裕,終于要在浙江先實現了

2021-06-21 10:52 中國發展網
浙江 共同富裕

摘要:其實,共同富裕,從字面理解,關鍵仍是各種人均指標特別是各市縣人均收入的差距縮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唐雅麗綜合報道 浙江省縉云縣壺鎮鎮蒼源村居民徐君峰,他的家門口張貼了一張二維碼,手機一掃,就可以看到其家庭收入情況、收到的政府性補助、幫扶情況等信息。不久的將來,這個碼還將是他的專屬管家,尋求幫助、辦事跑腿等,掃碼便觸手可及。

這個碼,是徐君峰的專屬“畫像”,也是浙江“低收入農戶共同富裕系統”的一個窗口。

2020年開始,浙江在全國率先推出“低收入農戶共同富裕系統”。該系統覆蓋全省49.6萬戶低收入農戶,共計近76萬人,初步實現了動態管理、實時監督、統計分析、成效評估、信息查閱等功能。

一年后,浙江成為了全國首個共同富裕示范區。

6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點擊可查看(以下簡稱《意見》),選取浙江作為全國首個共同富裕示范區,并明確通過改革在浙江率先形成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能夠為全國其他地方促進共同富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640

有業內人士表示,浙江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是前所未有的一種嘗試。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不僅僅是為我國共同富裕提供先行先試的一種范本,更重要的,則是要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共同富裕,理想照進了現實

每一個中國人,對于“共同富裕”都不會陌生。從學生時代開始,它就出現在政治、歷史課本上,是一項重要的知識點。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帶領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共產黨為之奮斗的目標,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

只是,一直以來,我們在靠近,卻尚未觸及。

從毛澤東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的大同之路,到鄧小平提出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幫助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再到江澤民強調兼顧效率與公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胡錦濤突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一路走來,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特別是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為新發展階段推動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

640.webp

《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巡禮》展覽上搬遷群眾的笑臉圖。(王樂如/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推出共同富裕示范區,或可看作是黨對人民的一個承諾。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理想,終究會照進現實。

大家都富裕,為什么選了“老四”浙江?

從地理位置來看,浙江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有著豐富且復雜的地勢地貌。浙江省同時擁有浙北平原、浙西丘陵、中部盆地、浙東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多種地貌特征,與我國復雜的地貌特征相一致。另外,浙江省人口眾多,202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超過6000萬,且增長趨勢明顯。因此,有人稱其為“縮小版的中國”。

640 (1)

圖片來自網絡@地理科普

也就是說,浙江的面積、人口等基本省情具有一定代表性。不過,網上搜一下,有“縮小版中國”之稱的省份也不少,為什么就選擇了浙江呢?這就要來看浙江自身的條件稟賦。

640 (2)

浙江省在全國的富裕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近年來,以杭州為首的都市圈在我國的各項經濟指標頻頻攀高。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省GDP達6.46萬億元,人均GDP超過10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397元,僅次于京滬,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3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連續20年和36年居全國各省區第1位。

640 (3)

浙江省GDP增長圖  來源:浙江省統計局官網

不過,論最富裕,浙江從來不是老大。從近十年的GDP省份排名情況看,浙江前面始終有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座大山難以逾越。那為什么廣東、江蘇、山東沒能擔此殊榮?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小編也查閱了很多分析。大致梳理了以下這些理由:

首先,這三省其實不是沒有任務,而是根據各自特點有其自身的任務。

比如廣東,承擔著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使命,同時兼顧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多項職能,任務艱巨。另外,特別對深圳,還有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要求。

又比如山東,早在2018年就承接了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后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今年4月,省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正式升級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也就是說,山東的改革重點,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

目前只有江蘇面目略微模糊,兼有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南京)等多項職能,但每一項均不是全國唯一。

其次,此次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點在“共同”,這方面浙江基礎扎實。

一直以來,浙江的“民富”有目共睹。富裕程度高,發展均衡性也不錯,在貧富差距方面占有絕對優勢。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96,遠低于全國的2.56,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設區市居民收入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640.webp (1)

知乎上連江蘇都承認的民富浙江

浙江人的富,從另一項數據里也可以看出。浙江的私人汽車擁有量,雖然在總量上不是省份中的最多,但論人均,再次體現出了戰斗力。

640 (4)

第三、浙江本身有敢闖敢試的基因和進一步改革的迫切性。

浙江在社會治理方面的經驗頗多,且改革創新意識較為濃烈。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現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近年來,浙江又探索創造了“最多跑一次”等多項改革經驗,成為全國改革樣本。

無論是“矛盾不上交”還是“最多跑一次”,其核心要義,在于政府“服務不缺位”,民眾的訴求能被正視。在浙江,你會發現打開電視,民生新聞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上,媒體一發話,政府就回應;化解民眾矛盾的節目不少,《錢塘老娘舅》《1818黃金眼》都在幫你解決糾紛,提升幸福感。

640 (5)

在浙江收視率很高的《錢塘老娘舅》節目

有關注民生的傳統,也有解決發展問題的需求。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在優化支撐共同富裕的經濟結構,完善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的體制機制,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有效路徑方面還有較大探索空間。如何正確處理好穩定擴大就業與技術進步的關系,有效破解用地不足、資源約束等矛盾,形成先富幫后富、建立有效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的長效機制,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浙江有迫切性也有條件進一步探索創新。

“先試點、后推廣” 浙江將“試”哪些?

在我國的改革發展史中,“先試點、后推廣”模式被廣泛運用。盡管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逐步轉向了按照“有系統設計方案推進”的階段,但是,在一些不確定性較強、影響廣泛的重要領域改革時,由點及面、從局部入手試驗的方法,仍然有其存在的獨特意義。

比如,一開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從農村開始試點運行,逐步推廣至全國。比如,“工業化先行”初期的工業改革,就是從沿海城市先行試點,逐步擴展至內陸。

如今,共同富裕示范區要先試什么?

在今年國新辦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對“共同富裕”的概念進行了解釋: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既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不只是生活的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的自信自強,還包括環境的宜居宜業,社會的和諧和睦,公共服務的普及普惠。總之,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對應“全民共富”和“全面富裕”,《意見》明確了浙江示范區建設的四個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先行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引領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試驗區、文明和諧美麗家園展示區,以及對應的6方面舉措:

01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0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03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共享。

04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05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

06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會環境。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在《人民日報》撰文,聚焦“四個區”,給出了一張施工圖,可以看作《意見》所提六大措施的精華版:

640 (6)

浙江即將在這些方面尋找具體的抓手發力。就眼下而言,數字化改革是一個突破口。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將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共同富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和數字化改革是示范區建設的核心動力。我們將順應萬物互聯時代發展趨勢,以科技創新和數字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深刻變革,推動社會結構、制度規則的系統重塑。推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重塑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關系,在數字化場景下打造新型教育共同體、醫共體、幫共體、社會治理共同體等載體,高效協同、聯動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示范區 重點在于“均衡”

《意見》發布當天,浙江省委十四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杭州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議,審議原則通過《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

《方案》明確,到2025年將“地區人均GDP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2.1以內,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5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9以內”。

其實,共同富裕,從字面理解,關鍵仍是各種人均指標特別是各市縣人均收入的差距縮小。

從浙江省“十三五”統計數據來看,從2016年到2019年,省內最高杭州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省內最低麗水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倍差分別是2.44、2.53、2.40、2.27,除了2016-2017年倍差有所擴大,此后保持穩定下降趨勢,年降0.13。按照這個速度,距離目標“地區人均GDP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2.1”指日可待,甚至可能提前完成。

640 (7)

圖片來源:浙江省統計局官網

以城鄉居民收入倍差變化來看,從2014年到2020年,平均一年城鄉收入差距縮小0.02個點,到2025年,達到“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9以內”,理論上也并非難事。

640 (8)

圖片來源:浙江省統計局官網

不過,數據只是一種結果反映,其背后的體制機制,才是成果能否長效的關鍵,也是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之于全國的意義所在。期待浙江的這份答卷!

責任編輯:唐雅麗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