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謀劃好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摘要:下一步,大連市將根據產業發展階段、未來潛力和不同區域特點,項目落地優先供給戰略地區。通過大項目帶動小項目、核心項目帶動配套項目、前沿項目帶動基礎項目等方式,引導資源要素集聚,提高產業集聚區域空間發展能級和綜合發展績效。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見習記者施文郁報道
6月24日,中共大連市委召開“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張勇重點介紹大連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推進新時代大連“兩先區”建設的相關情況。
據張勇介紹,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要求,大連市構建 “三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開展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整體謀劃好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為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
堅持底線思維: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大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加強“底線管控”,將國家一級公益林、水源一級保護區、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以及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生態極重要區等納入到生態保護紅線內,統籌劃定陸海生態保護紅線,奠定大連市生態安全和生態格局基礎,作為保障和維護大連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在此基礎上,根據大連市自然地理格局和資源環境稟賦特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統籌生態保護空間、保障農業發展空間、融合城鄉發展空間和特色空間,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引導土地等資源要素精準投放
大連注重精明增長、睿智發展,發展模式從經濟發展導向到人本導向、從增量主導的外延式發展到增存并重的內涵式發展、從城市建設導向到城市治理導向、從“產-城-人”向“人-城-產”發展模式轉變。以優化空間結構、提高用地效率、滿足城鎮發展建設需求為目標,綜合研判未來城鎮、鄉村發展規模。強調土地等資源要素的精準投放,通過以市場配置資源為導向,倒逼地方政府和企業聚焦投入產出比,全面提高效能,更好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
下一步,大連市將根據產業發展階段、未來潛力和不同區域特點,項目落地優先供給戰略地區。通過大項目帶動小項目、核心項目帶動配套項目、前沿項目帶動基礎項目等方式,引導資源要素集聚,提高產業集聚區域空間發展能級和綜合發展績效。
堅持高水平治理: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政策法規體系
大連健全規劃編制審批制度,完善規劃實施監管機制,是切實提高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有效手段。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文件精神,大連市印發了《中共大連市委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些法規文件梳理了各級各類規劃在空間和時間維度的縱向傳導、橫向銜接關系,構建起大連市“三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下一步,大連將致力于研究制定城市設計、專項規劃、詳細規劃技術標準等的研究與出臺,完善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政策法規體系,提高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助力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