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召開2021年成果發布會:科幻研究領域步入正軌
摘要:科幻研究是科幻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系列成果有階段性總結、有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很好地呈現了科幻發展歷程,體現出科幻已經具有全社會的影響。系列成果標志著科幻研究領域步入正軌,有助于為關心科幻事業的人們了解科幻現狀提供重要基礎,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
中國發展網訊 9月28日上午,2021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石景山首鋼園開幕。會上,中國科幻研究中心隆重發布《中國科幻發展年鑒2021》《中國科幻發展報告(2015-2020)》《北京科幻產業發展研究》《世界科幻動態》等一系列代表性成果,從歷時、共時、業態、區域、城市等視角呈現中國科幻發展,展示科幻發展“中國模式”研究的獨特視野。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主任王挺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王玉平主持。
王挺首先介紹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主要工作和成果。他指出,中國科幻研究中心自2020年10月成立以來,秉持開放合作原則,廣泛團結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研究探索為牽引,圍繞匯聚科幻人才、加強科幻研究、聚焦科幻產業、加強智庫建設、加強科幻國際合作等方面發力,搭建了中國科幻企業數據庫,形成了包括科幻政策建議專報、學術著作和論文、科幻選本在內的智庫成果,創辦了系列品牌學術會議和主題沙龍,并積極培養青年創作和研究人才,為促進我國科幻生態與科幻產業良性發展做出了貢獻。
成果發布環節,四位專家發布中心系列研究成果。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率先發布了圖書《中國科幻發展年鑒2021》。他指出,發展年鑒是中國科幻研究中心與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長期合作的成果。該書兼具學術價值與史料價值,既對2020年中國科幻發展狀況進行了評述,內容涉及科幻創作、出版、影視、游戲、周邊產品、中外科幻交流以及科幻教育等,又對發展中出現的亮點和值得注意的新現象進行了剖析,也有詳盡的資料匯編與梳理,可通過一本書了解全年科幻狀況與動向。
《中國科幻發展報告2015-2020》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發布。該書從多個維度系統梳理了2015-2020年上半年中國科幻發展概況,在扎實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鑒古知今”,涵蓋了科幻創作、科幻人才培養、科幻從業者統計分析、科幻組織、網絡科幻文學、科幻游戲、科幻影視、科幻動漫、中外科幻交流以及科幻學術研究等當前中國科幻發展的眾多方面。該書盡力呈現一個“原汁原味”的科幻黃金五年發展歷程,體現了時代性和前沿性,可以成為科幻從業者的必備參考書之一。
《北京科幻產業發展研究》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姚利芬發布。她從北京科幻產業調研緣起、成果亮點與難點、未來展望等方面進行重點介紹,指出該書以2015-2020年北京科幻產業發展為研究對象,通過調研、資料爬梳等方式,重點剖析了影視、動漫、游戲、出版等九個板塊的發展情況,探討了產業發展特征、路徑,研析了文化與科技融合模式、科幻品牌建設等問題。本研究可為政府相關決策部門制定科幻創意產業發展戰略提供借鑒,為科幻創意企業的市場決策提供參考,為以城市為核心布局科幻創意產業提供經驗。
《世界科幻動態》由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創作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玲發布。該刊目前為內刊,其創辦是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促進科幻國際交流的重要舉措。該刊旨在為海內外科幻界搭建交流平臺,通過解決國外科幻資訊缺乏相對集中的信息平臺、缺乏深度思考兩個痛點問題,達到三個目標:一是緊密關注世界變局中的科幻發展,二是介入國際科幻交流對話,三是無時差把握世界科幻變化的脈搏。該刊將關注全球科幻歷史和發展現狀,對世界科幻行業發展趨勢展開研判,為中國科幻行業發展提供參照和借鑒。
發布環節后,相關圖書作者代表發言?!吨袊苹冒l展年鑒2021》作者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編輯楊瓊,《中國科幻發展報告2015-2020》作者代表、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付昌義,《北京科幻產業發展研究》作者代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媒體藝術設計系教授崔亞娟等三位作者,在發言中表達了對團隊通力合作的感謝,分享了研究過程中的思考、心得,表達了對科幻未來發展的美好期望和努力決心,并呼吁國家政策的更多扶持。
本次發布會還邀請專家學者點評系列研究成果。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江波,《科幻世界》副主編姚海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教授、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劉兵,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對成果進行了精彩點評。王晉康認為,科幻研究是科幻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系列成果有階段性總結、有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很好地呈現了科幻發展歷程,體現出科幻已經具有全社會的影響。劉兵指出,系列成果具有標志性,標志著科幻研究領域步入正軌,有助于為關心科幻事業的人們了解科幻現狀提供重要基礎,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陳少峰指出系列成果富有特色,并站在更廣闊的視角,從對科普、科幻和科技進行綜合性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提出了暢想和高屋建瓴的建議。姚海軍指出科幻產業研究是富于開創性的成果,在科幻研究上探索出了一條有益的路,同時他從科幻作品研究、科幻和科學的關系、科幻創作趨勢的把握等方面做了展望性的點評。江波以科幻創作者的角度,指出系列成果對創作者而言具有“指南針”式作用,可幫助創作者把握中國科幻發展狀況、開闊眼界、啟發創作,也為創作者將作品和科幻產業結合提供了指引方向。
專家一致認為,此次發布的系列成果,是中國科幻研究標志性的成果,是對近年來中國科幻發展的及時總結與梳理,是對科幻行業發展的一次重要巡禮,可為行業發展提供有效借鑒,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決策參考。專家一致期望,中心的系列研究能夠持續開展,越做越好。
本次發布會亮點紛呈,打造了科幻界的一場思想盛宴。該系列成果是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在助力當下我國科幻文化形成完善、成熟體系而走出的堅定步伐,希望以此拋磚引玉,讓更多研究者加入科幻研究隊伍,書寫更完整的中國科幻發展史。未來,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將落實國家文化創新戰略,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集聚跨界創新人才,發掘中國科幻發展的內生動力,為中國科幻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科幻文化、科幻產業的思想庫、信息庫、人才庫,力爭在政策咨詢、產業拓展及國際交流等方面成為科幻研究高地,讓中國科幻研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花朵!(昝文)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