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專家:以中醫藥理論和實踐雙重優勢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行穩致遠

2021-10-14 14:59 中國發展網
中醫藥產業 服務貿易 標準化

摘要: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核心在于中醫藥將成為服務人類健康的必然選擇之一。未來,中醫藥需要在更多維度——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規則體系、傳播輿論體系中掌握話語權。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行穩致遠,需要以深沉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沖破困局,展示出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優勢。

——“傳統醫藥國際化”全球企業排名 中藥“走出去”企業指數發布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10月13日,在2021全球服務貿易大會“國際旅游與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新趨勢研討會”上,《“傳統醫藥國際化”全球企業排名》發布,首次對全球企業傳統醫藥業務排名?!吨兴?ldquo;走出去”企業指數》發布:首次發布中藥“走出去”企業(中藥業務)指數,為中醫藥“走出去”,打造中醫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提供參考。這是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化發展研究中心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研究團隊歷時近一年時間,對全球177家企業19470條數據進行分析,其中中國企業136家,完成“傳統醫藥國際化”全球企業研究。

中醫藥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參與國際競爭的特色傳統醫藥產業,與會企業家、專家對《“傳統醫藥國際化”全球企業排名》和《中藥“走出去”企業指數》的發布各抒己見。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李剛表示:“以上兩個指數的發布把中醫藥服務貿易擺在了國際化背景下,給從業者和企業帶來新了思考,對其自身發展定位、國際比較、戰略規劃方面都給予了重要啟示”。

作為上榜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北京同仁堂國藥(香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永玲表示:“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核心在于中醫藥將成為服務人類健康的必然選擇之一。未來,中醫藥需要在更多維度——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規則體系、傳播輿論體系中掌握話語權。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行穩致遠,需要以深沉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沖破困局,展示出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優勢。”

天士力集團國際事業群總經理戴標提出:“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還是要得到國外主流醫學(西醫)的參與認可。因此,搭建溝通合作平臺,讓中西醫之間實現互補、互鑒、互通十分重要。我們應該抓住西醫這把鑰匙,讓西醫帶中醫,再讓中醫以醫帶藥,要參照對標國際情況非常重要”。

以嶺藥業國際貿易中心總經理孫學非表示:“以嶺藥業從去年4月成立國際貿易中心以來,加速推動連花清瘟的國際注冊,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份報告非常有實用性,能夠為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重要參考。未來以嶺藥業也將繼續發力,在俄語區、非洲、東盟國家,拉美國家進行產業布局。在此過程中,以嶺認識到中醫藥國際化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講解清楚中醫藥的內涵,以及明確真正的競爭對手。我們需要在西醫掌握主流話語權的氛圍中打開傳統醫藥生存的空間,為此,國內相關企業相對于競爭,更應該合作共贏,應該學會資源共享、互相借鑒、互相推動。”

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旭教授表示:“《中藥“走出去”企業指數》和《“傳統醫藥國際化”全球企業排名》的發布,既是既往相關企業取得的成績總結,也為未來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思考。中醫藥走出去不僅是文化的問題,是政治、經濟、文化三合一的問題。中醫藥走出去要有多元概念,要建立起多學科、多領域的合作。如,醫院、學校、企業之間的聯動,政治、經濟、教育專業之間的互動交流等。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由于中醫藥的良好表現,很多西方國家主動提出了中西醫結合、中醫藥科學研究的建議,對此我們應該予以注意并作以積極回應。”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