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制造業貢獻突出,新興消費業態活躍
摘要:統計數據顯示,國家會展中心展會期間,周邊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營業額實現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國家會展中心周邊18家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合計營業額同比增速超過50%。
王敏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成靜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1417.55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39.97億元,同比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024.18億元,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253.40億元,同比增長8.7%。
深入實施“鏈長制”
制造業增加值貢獻率達80%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能源供應偏緊、芯片等重要生產資料不足等因素疊加,影響了部分地區工業正常生產,天津也不例外。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天津市工業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天津市統計局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褚麗萍分析稱,這主要得益于天津市堅持“制造業立市”,緊緊圍繞構建“1+3+4”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以產業鏈為抓手,深入實施“鏈長制”,集中攻堅重點產業鏈建設,推動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戰略導向。
具體而言,褚麗萍認為,天津市的制造業發展呈現出幾個特點:
一是制造業對工業貢獻突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快于天津市工業1.1個百分點,占比達到69.9%,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二是制造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6%,快于天津市工業3.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7%,快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加快彌補,市場緊缺的集成電路、金屬集裝箱產量分別增長70.0%和1.7倍;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1倍和96.8%。三是制造業企業效益持續向好。1~8月份,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7.9%,快于全國19.7個百分點。制造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07%,同比提高1.30個百分點。“從上面三個特點可以看出,天津市‘制造業立市’正在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態勢已經形成,為全市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褚麗萍說。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進入加速期
近一段時間以來,天津市把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已經顯現出階段性成效。
據褚麗萍介紹,天津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商品中,金銀珠寶、化妝品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7.5%和27.6%,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等新產品零售額分別增長81.7%和18.6%。天津全市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28.3%,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增長80.1%。而且,天津商業載體設施更加完備,一批首店、概念店、特色店、商業綜合體落成;社區商業中心建設扎實推進,中心城區便利店覆蓋率達到98%,濱海新區入選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一批120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天津市和平區五大道、西青區楊柳青古鎮景區位列其中。”褚麗萍說。
不僅如此,假日經濟為消費市場增添了活力。今年6月份,天津市啟動海河國際消費季,消費市場得到明顯提升。中秋、國慶節期間延續海河國際消費季以來的良好勢頭。據商務部門數據顯示,天津市重點監測的31家商業綜合體國慶節7天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10.5%,比2019年增長11.2%;5個商業街區中秋節3天客流量超過87萬人次、國慶節7天客流量突破170萬人次;天津市電影票房中秋節期間日均收入較平常周末增長68%。
天津的會展經濟也在逐步發力,并帶動周邊住宿餐飲業業績提升。統計數據顯示,國家會展中心展會期間,周邊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營業額實現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國家會展中心周邊18家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合計營業額同比增速超過50%。
“接下來,天津市將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持續用力。相信天津市的消費市場活力將進一步被激發,發展態勢將越來越好。”褚麗萍說。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