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甘肅張掖: 郵儲銀行“信用村”書寫“幸福事”

2021-10-28 15:59 中國發展網 王斌 楊文濤
甘肅張掖 郵儲銀行

摘要:截至2021年9月,該行累計建成“信用村”345個,覆蓋率45.22%,累計評定信用戶8481戶,累計發放信用貸款11501筆8.25億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楊文濤 記者王斌報道 郵儲銀行甘肅省張掖市分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定位,緊貼張掖區域經濟發展脈搏,升華金融支農服務渠道,提升“信用村”建設覆蓋率,以此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助力城鄉群眾實現幸福美好新生活。

截至2021年9月,該行累計建成“信用村”345個,覆蓋率45.22%,累計評定信用戶8481戶,累計發放信用貸款11501筆8.25億元。

“信用村”里看增收

民樂縣洪水鎮山城村是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建成的首批優質“信用村”,截至2021年9月,郵儲銀行民樂縣支行對該村授信52戶,授信額度1287萬元,有力支持了當地農牧民創業致富。

村民樊永虎就是受益者之一。2009年開始,樊永虎以給他人放牧謀生,一年下來收入也就4萬元左右。雖然收入可觀但他并不甘心,決定自己創業。隨后,他跟隨父親學習肉牛養殖,決心開啟自己的養殖致富之路。好不容易修建好了養殖場地,可僅僅修建場地就花光了所有積蓄,到了買牛時身無分文。在村民的提醒下,他走進了郵儲銀行民樂縣支行咨詢貸款。三天后,他的第一筆5萬元貸款從郵儲銀行貸出,解了燃眉之急。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樊永虎和郵儲銀行的合作也越來越多。2017年,樊永虎向郵儲銀行申請了專門面向農業大戶的“家庭農場”貸款15萬元;2019年,由于信用良好,樊永虎的信用貸款額度也提高到了30萬元。幾年下來,他申請的貸款額度越來越高,貸款利息卻越來越低,養殖的育肥牛也由最早的20頭擴大到現在的120頭,年純收入達20萬元。

“我能有今天,離不開郵儲銀行的一路幫助,是郵儲銀行給了我創業的力量,幫我圓了掙大錢的夢!”樊永虎笑著說。

張掖市甘州區黨寨鎮陳寨村全村農戶629戶,耕地8700畝,主要種植娃娃菜、辣椒、西紅柿、油冬、散花、甘藍等蔬菜,該村是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掛牌的“信用村”,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得到了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的有力支持。

村民韓雁兵是張掖市雁達蔬菜保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合作社通過“集中服務,統購、統銷”的經營模式組織生產,按照“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運營模式與浙江臺州市永紅蔬菜批發商、廣州市白云區晨曦蔬菜經銷部等公司簽定訂單收購,切實實現增收、增效。2020年,隨著訂單的增多,合作社急需擴大規模,負責人韓雁兵遂通過郵儲銀行張掖市縣府街支行申請并拿到了300萬元的“加油貸”資金用于合作社二期工程建設。如今的合作社已承包土地1900畝,包括66個大棚和占地1600畝的土地,標準化的冷藏庫年儲藏周轉量可達5萬噸,年營業額也提高到了1600萬元。發展持續向好的合作社還被評為“張掖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信用村”圓致富夢

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在落實“扶持一戶,影響一村,帶動一片”信貸支農惠農規劃時,加大對轄區內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作物購銷、農產品初加工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的走訪對接,了解其生產經營融資需求,與甘肅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合作“加油貸”業務,進一步解決新興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

王維兵曾是一名軍人,1993年退伍回到臨澤縣鴨暖鎮古寨村從事蔬菜、玉米種植。起初,一年下來收入1萬元左右。面對這樣的收入他并不甘心,于是苦心學習種植技術。2014年,在郵儲銀行臨澤縣支行第一筆3萬元“農戶小額貸款”的幫扶下,成功創業并持續擴大規模。2015年,王維兵作為古寨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干部和黨員牽頭成立了金地富民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300畝建設鋼架拱棚120座,發展以大拱棚蔬菜種植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2017年,又緊抓產業扶貧項目政策,集中流轉土地400畝,建成古寨產業扶貧示范園,建成高標準連棟鋼架大拱棚6座,鋼架拱棚124座。2018年,由于信用良好,信用貸款額度提高到了10萬元。 2020年10月,隨著蔬菜產業規模越來越大,他向郵儲銀行申請了專門面向農業大戶的“家庭農場貸款”30萬元。這幾年來,他申請的貸款額度越來越高,貸款利息卻越來越低,種植規模從當初的幾畝、幾十畝擴大到現在的幾百畝,年收入超過了20萬元。

王維兵感慨:“自己能有今天,離不開郵儲銀行的一路支持,是郵儲銀行給了我創業的力量,幫我圓了致富夢!”

今年7月,王維兵晉升為鴨暖鎮副鎮長,他將轉變思路,帶領更多的村民,將吸納村民到基地務工與技術培訓相結合,讓村民在產業發展中持續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