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廣州市制造業增資擴產載體供需 對接活動舉行

2021-10-28 15:17 中國發展網 胡釗 記者皮澤紅
廣州市 擴產載體

摘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張宏偉副局長在講話中強調,市、區加強統籌協調和對接服務,積極引導企業入園集聚發展,主動構建企業(項目)與產業載體的溝通交流機制,解決供給和需求信息不對稱問題。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 記者皮澤紅 報道  為促進產業載體供需對接,加強企業服務和政策解讀,10月27日下午,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舉辦主題為“制造新需求 產業強對接”的廣州市制造業增資擴產載體供需對接活動在黃花崗科技園舉行。為做好疫情防控,降低人員集聚傳播風險,此次活動采取了線上和線下同步舉行的方式,線上線下合計約7000人次參與。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張宏偉副局長在講話中強調,市、區加強統籌協調和對接服務,積極引導企業入園集聚發展,主動構建企業(項目)與產業載體的溝通交流機制,解決供給和需求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強工業用地項目綜合研判,結合不同項目的需求分類施策,重點推進“小項目租賃廠房、中項目供樓(產權分割)、大項目供地”,做到“精準供地、前置招商”。同時要嚴格落實產業監管要求,積極構建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監管機制。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邱琳總經濟師在講話中指出,營商環境日益成為難以復制的競爭力和顯性生產力,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建設了廣州市“多規合一”國土空間管理平臺,構建“一張圖”統籌項目實施,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創新管理方式,推出區域評估、用地清單制、“多審合一、多證合一”等改革措施,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同時大力度推出全市通辦、電子印章的應用等政務服務新舉措,企業辦事體驗明顯改善。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堅持以企業群眾為中心,以服務產業為重點,持續推進政策實施和改革創新,強化規劃引領、用地保障和產權登記等各項工作,確保“政策下得去、聲音上得來、彼此能交流、共同促發展”。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審批管理處李穗濃副處長解讀審批制度改革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政策。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標世行標準及國際國內先進做法,通過推進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合并辦理、免費提供686個產業區塊信息和全流程綜合測繪服務等規劃資源領域審批服務改革,助推社會投資低風險項目實現全流程6個環節、18天,企業全流程“一站式”網上辦理。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地區規劃管理處二級主任科員王景,從規劃管理、供地管理、產權登記和分割轉讓、供后監管等多個維度對《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進行詳細的政策解讀。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分局規劃用地管理負責人曲凱分享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工作經驗。番禺區通過充分調研、響應需求、精準扶持優質企業、緊跟項目進度等,形成了符合區情的工業用地提容工作經驗?!稄V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實施至今,番禺區獲批準的自有國有工業用地提高容積率項目有27宗,使自有國有存量工業用地在不新增用地的情況下,在存量土地上增加了約164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有效地解決了企業提質發展的用地難題。

寶盛國際創新中心作為增城區增資擴產的代表企業,上臺分享提高存量低效用地利用效率經驗。公司通過公開出讓方式,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取得了一類工業用地的地塊使用權(一期面積88畝,原約定容積率為3.0),用以建設寶盛國際創新中心項目,后續發現尚有增資擴產的空間。在增城區委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大力支持下,該公司與增城區招商部門重新簽訂了投資監管協議,并在增城區規委會審議同意后,容積率由3.0提高到了3.8,解決了企業產業增資擴產的空間不足的難題。

最后,海珠、黃埔、白云、南沙、增城等區現場推介了華新科創島二期、金地威新龍盛創智匯產業園、高新投·白云高新軌道交通產業基地、大塘汽車科技產業園等15個可供招商的重點項目,可供招商的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30萬平方米;還推介了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商務區、粵港澳大灣區健康服務產業帶、增城僑夢苑、廣州科技教育城、中新科技園等五個重大平臺,借助本次平臺推動項目對接。

通過本次活動加強了政策輔導和企業服務,搭建政府部門、企業、產業載體、商協會之間溝通交流平臺,共享供需信息,挖掘合作潛力。接下來,各區將繼續深化開展制造業供需回訪和匹配對接,進一步保障制造業產業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