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先鋒企業50強榜單出爐

2021-10-29 15:47 中國發展網 記者皮澤紅
粵港澳大灣區 新經濟

摘要:評選活動以“創新驅動·聚力灣區”為主題,聚焦新經濟下多個重大產業領域,發掘具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優秀大灣區企業。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創新資源的有機融合,推動產業縱深發展,展現新興產業發展成效,彰顯優秀企業風采。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0月28日,“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先鋒企業50強”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成功舉辦。該評選活動由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畢馬威中國、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聯合主辦,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特別支持。

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先鋒企業50強評選頒獎活動現場

評選活動以“創新驅動·聚力灣區”為主題,聚焦新經濟下多個重大產業領域,發掘具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優秀大灣區企業。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創新資源的有機融合,推動產業縱深發展,展現新興產業發展成效,彰顯優秀企業風采。

主辦方、支持方相關領導以及50家新經濟上榜企業代表、多家投資機構代表、媒體記者等嘉賓參與本次活動,超過10萬人次觀眾線上觀看直播。

活動伊始,畢馬威中國合伙人李晨為本次活動致辭。她提到,本屆入榜企業對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定位都十分清晰,能充分利用區域政策和資源優勢,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入榜企業也面臨著諸多內外部競爭的嚴峻挑戰,畢馬威作為全球知名的專業服務機構,將結合自身豐富經驗,為新經濟企業提供從戰略到落地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確保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和高速增長能力。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秦海鷗回顧對本屆“50強”評選時說到,歷時半年的評選,經歷“從春播到秋收”,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聯合各主辦單位組織近50人專家評審團,經過60多場的線上訪談和線下調研,覆蓋廣州、深圳、香港、珠海、東莞5大城市的參評企業。從技術創新能力、未來成長潛力、綜合經營管理能力、融資能力等方面進行量化打分,最終見證“50強”企業的脫穎而出。未來,中心將持續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鏈接政府、國企、高校院所、產業園區、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等資源,為科技企業全面賦能。 

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會長徐勇表示,本次活動從各維度精準篩選出極具投資和服務價值的新經濟領軍企業,協會將一如既往地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創投力量服務企業。

畢馬威中國審計合伙人陳泳意解讀《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先鋒企業50強報告》。數據顯示,從企業數量區域分布來看,聚集于廣州的企業最多,占比68%;深圳僅次于廣州,占比26%;位于珠海、香港和東莞的企業各占比2%??傮w來看,企業主要集聚分布在廣州和深圳。究其原因,在于廣州和深圳在科技人才培養、產業鏈聚集等方面優勢顯著,培育和引進戰略新興企業能力比灣區其他城市優勝。企業集聚加速產業鏈條的延伸和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科技、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匯聚,助力企業發展。

本屆50強榜單中,核心業務涵蓋數字經濟與軟件的企業居多,共27家,占比54%;其次是智能制造裝備和生物醫藥與健康的企業各占比約16%;新材料占比為6%;其他類別的約占8%,展現出整體百花齊放、局部優勢明顯的特點。本屆入圍的50強企業榜單中,高新技術企業39家,占比高達78%,高新技術企業中主要業務涉及數字經濟與軟件和新材料領域等。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蘇佳瑜作了《資本市場金融服務助力大灣區科技企業發展》的主題分享。他認為,中信銀行作為一家有擔當、有溫度、有特色、有價值的國有銀行,積極響應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號召,從“金融+實業”多方位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綜合服務方案,通過新型信貸產品能夠精準解決科創企業的融資難題,為企業融產、融智、融資。

活動現場,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先鋒企業50強獲頒獎牌。

活動最后的高峰對話,以“把脈新經濟,緊握新機遇,縱深大未來”為主題,邀約了畢馬威中國審計合伙人梁曦,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孵化基地執行總裁周進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張薇,50強入榜企業代表廣州蘭泰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鐘華強,深圳思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陳廷炯進行現場互動對話,共同探討資本市場、平臺、企業如何為大灣區注入新經濟動能,把脈新經濟,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的時代機遇,在未來大放異彩。各位嘉賓結合本次高峰對話的關鍵詞“新經濟,新機遇,大未來”,分享各自見解。

高峰對話場景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