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開啟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質量國際合作新征程
摘要:大會闡釋中國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提出的“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以及探察這一目標所帶來的中國社會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比較全球碳中和趨勢下各主要國家推出的綠色發展政策和低碳經濟布局,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體育的交流和綠色文明互鑒;集全球綠色發展智慧和經驗,開啟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質量國際合作新征程;共同探尋綠色發展動能,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第二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暨全球碳中和趨勢下的綠色發展和綠色冬奧會舉行,大會闡釋中國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提出的“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以及探察這一目標所帶來的中國社會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比較全球碳中和趨勢下各主要國家推出的綠色發展政策和低碳經濟布局,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體育的交流和綠色文明互鑒;集全球綠色發展智慧和經驗,開啟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質量國際合作新征程;共同探尋綠色發展動能,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首先,會議播放了一年的成果宣傳片:中美、中俄、中以、中澳、中埃綠色發展論壇分會場以及昆明COP15、青島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以及《讀懂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發布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許紅海、黑山前總統菲利普·武亞諾維奇、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第五屆副理事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莫干山研究院名譽院長孔丹、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綺瑞、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為大會致開幕詞。
許紅海首先代表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向光臨大會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在楊傳堂理事長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于2019年末,與廣大專家一起,搭建了‘一帶一路’綠色研究院,兩年多來,我們始終跟蹤綠色發展最緊迫,最重要的問題展開交流與合作,產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使我們能夠為‘一帶一路’國家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在此我代表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向各位專家的辛勤付出、向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的長期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再次歡迎你們能夠加入到這個綠色發展的大家庭!。”
菲利普·武亞諾維奇表示:“黑山將致力于踐行多邊主義,我們認為要防止氣候變化和應對氣候變化,必須要進行多邊的合作,我認為第二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的召開再次證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一承諾,我祝愿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孔丹表示:“為了構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命共同體,建設綠色美麗地球家園,我們邀請各國專家再次相聚‘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這個平臺,圍繞綠色發展這一時代理念,共同探討全球碳中和趨勢下的綠色發展和綠色冬奧會這個主題,共商綠色行動方案,交流綠色發展經驗,向世界傳遞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形成的綠色發展共識。”
潘綺瑞表示:“中國的綠色經濟政策改革取得了喜人的進展,我們向中國實現這一政策目標,并且為世界減排事業做出的貢獻表示我們的敬意!在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之前,以色列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進行了通話,在2015年巴黎協定框架下,我們更新的以色列的自主國家貢獻,去年7月以色列政府出臺了一項重大的決策,啟動征收碳稅這一重要的補充性措施,來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阿里·扎希里表示:“阿聯酋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首批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我們看到阿聯酋和中國在多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和碳減排項目上進行了成功的合作。隨著我們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我相信兩國將在未來有更多更好的合作,實現更多的發展,我也是期待見證和聽到今天在這里出現許多的成就和發展。”
許勤華教授在開幕式致辭總結中表示:“人大國發院‘一帶一路’與綠色發展團隊是全國最早開啟綠色絲綢之路相關研究的,無論是概念界定、模型設計、數據庫建設還是風險指數以及實踐路徑。此外人大國發院承辦了COP15 的分論壇、開啟了一系列的中外雙邊綠色發展的圓桌論壇。國家高端智庫和國家新型民間智庫攜手,中國人民大學的頂尖學科優勢和研究力量,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全球國際網絡二者強強聯合,做好合作研究,說好中國故事,堅持公共外交和民間對話。”
開幕式主旨演講環節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全球顧問委員會聯席副主席、東盟分院院長,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主持。印度尼西亞前環境部長、印度尼西亞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埃米爾·薩利姆(Emil Salim), 美國前能源副部長大衛·桑德羅(David Sandalow),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泰國國家研究院中泰“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蘇拉西·塔納唐(Surasit Thanadtang),馬來西亞可持續發展商業委員會 (BCSD) 執行董事羅伯托·貝內特羅(Roberto Benetello),瓦爾代俱樂部討論會項目負責人、布雷頓森林委員會成員、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RIAC)成員雅羅斯拉夫·利薩沃利克(YaroslavLissovolik),菲律賓共和國氣候與可持續城市研究所(ICSC) 執行主任Renato Redentor Constantino,比利時布魯蓋爾(Bruegel)研究員本·麥克威廉姆斯(BenMcWilliams),布魯塞爾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能源資源和氣候變化部研究員克里斯蒂安·斯特羅亞(Cristian Stroia),俄羅斯莫斯科SKOLKOVO管理學院能源中心主任伊琳娜·蓋達(Irina Gayda),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能源、環境和資源項目高級研究員帕特里克·施羅德(Patrick Schröder)圍繞“碳中和目標下的低碳發展和機遇”進行了精彩發言。
大衛·桑德羅表示:“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和我就一直就這些話題開展一些研討會,我們探討了很多話題,包括綠色‘一帶一路’的措施,還有綠色金融的措施,還討論了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比如說經濟激勵措施來推動綠色發展,人民大學在這個話題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出色研究。我希望我今天能夠親自參會,非常期待下次能夠有機會親自去中國,去親自見到大家,期待大家能夠去美國聚一聚。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們無法出國,期待將來我們能夠坐在一起。”
第二部分是成果發布環節,本環節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史澤華主持,分別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戴穩勝、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國發院研究員王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發院研究員劉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國發院研究員鄭云天、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國發院研究員朱乾宇發布了《“一帶一路”投資友好報告2021》、《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報告2021及一帶一路國家可再生能源潛力評估》、《“一帶一路”能源資源投資政治風險報告202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別報告2021代表性成果介紹——以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土庫曼斯坦為例》、《“一帶一路”科技創新發展與合作報告2021》共五個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是三個平行論壇環節。分論壇一主題為“一帶一路”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新進展及前景,由“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秘書長關照宇主持。來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劉飛濤老師、國家電投集團的趙靜老師、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趙亮老師、華風集團的劉輕揚老師、君凱環境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的張信何老師、對外經貿大學的王波老師以及相均泳老師參與研討。
分論壇二主題為碳中和趨勢下的“一帶一路”傳統能源合作及轉型,由“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顏盛主持,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藍虹老師、中國石化集團的王紫星老師、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邱永文老師、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李永成老師、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的張玉老師、中國政法大學的鄭紅老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楊春霞老師參與研討。
分論壇三主題為國有企業如何加快“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含水電)布局,由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王鵬主持,來自五礦商會的孫立會老師、綠色和平組織的李雁老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梁昊光老師、能源基金會的辛嘉楠老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付強老師、伍徳麥肯茲咨詢公司的杜晶晶老師、中國科學院的劉雷老師參與研討。
在最后的閉幕式環節,柬埔寨亞洲愿景研究院主席,柬埔寨王國皇家高級顧問西畔納(SokSiphana)、土耳其馬爾馬拉集團基金會主席阿克坎·蘇瓦爾博士(Dr. AkkanSuver)、泰國國家建設研究所主席、未來發展研究院院長克林薩克·查倫姆旺薩克(Dr Kriengsak Chareomwongsak)、巴基斯坦全球與戰略研究中心執行董事哈立德·泰穆爾·阿克拉姆(Khalid TaimurAkram)、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SOLL西班牙語和拉丁美洲研究系教授阿德里安·赫恩(Adrian H. Hearn)進行總結發言,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培廣進行主持,并做總結發言。
此次會議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研究院承辦,上海嘉昆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協辦,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基金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和中國人民大學雙碳研究院支持了此次會議。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巴基斯坦、泰國、土耳其、柬埔寨、比利時、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阿聯酋、以色列、黑山國家的50余名官員、學者、商人、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參加。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是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致力于通過“二軌”外交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國際化交流平臺。第一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大會于2020年9月26日成功召開,主題為“綠色文明互鑒:開啟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質量國際合作新征程”,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關注,超過20多家主流媒體進行了報道,會后第四天,百度搜索已經達到上億的搜索量,Google搜索數據達到5000多萬,聯合國機構推發會議信息。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