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讓自由貿易園區成為企業成長發展的“沃土”
摘要:2013年以來,中國在21個省區市設立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了覆蓋全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在貿易投資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國企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推出了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建成了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2021自由貿易園區發展國際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2013年以來,中國在21個省區市設立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了覆蓋全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在貿易投資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國企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推出了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建成了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成為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經濟在脆弱中艱難復蘇。團結戰勝疫情、重振世界經濟,是世界各國共同的強烈愿望。在此背景下,我們舉辦自由貿易園區發展國際論壇,加強各國自由貿易園區間的交流合作,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以自由貿易港為代表的自由貿易園區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是各國在全球范圍內集聚各類要素、融入國際市場的有效載體。目前,全球各類自由貿易園區有2000多個,在創新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世界開放合作、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對于新時期建設自由貿易園區和發揮自由貿易園區的作用,高燕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推進制度創新。自由貿易園區因創新而生,因創新而興。要對標高標準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借鑒CPTPP、RCEP等自貿協定,聚焦商事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開放制度、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等,深化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形成更多創新成果,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貨物、資金、數據、人員等自由流動。
二是服務企業發展。企業是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要強化服務意識,健全服務體系,加強政策宣介,組織對接洽談、項目推介、商務論壇等活動,為企業提供高質量信息咨詢、商事法律、風險防范、人才支持等服務,增進企業對外經貿合作,使自由貿易園區成為企業成長發展的“沃土”。
三是加強交流互鑒。世界各國自由貿易園區在功能定位、監管方式、支持政策等方面,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各自獨特的做法和經驗,應該加強交流,總結和分享發展經驗,并共同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
高燕表示,中國貿促會近年來與各有關地方貿促會共同設立了中國貿促會自由貿易試驗區地方服務中心,將優質的貿易投資促進、商事法律服務送到一線。中國貿促會將與有關各方一道,建立更廣泛合作機制,拓展更多元交流渠道,搭建更有效服務平臺,幫助企業搶抓自由貿易園區發展機遇,促進全球自由貿易園區開放合作,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