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中愛綠色經濟發展與合作論壇成功召開

2021-12-20 17:22 中國發展網
中歐 綠色發展 應對氣候變化

摘要:中歐是全球氣候治理的中流砥柱,也是全球綠色發展的引領者,中歐合作是全球氣候合作的大勢所趨。展望未來,中歐在新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深化綠色伙伴關系迎來新機遇。

image002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由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愛爾蘭中國研究所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雙碳研究院協辦的首屆“中愛綠色經濟發展與合作論壇”在線上舉行。

image004

愛爾蘭氣候行動、通訊與交通部長埃蒙·瑞安(Eamon Ryan),財政部國務部長肖恩·弗萊明(Sean Fleming),愛爾蘭前總理恩達·肯尼(Enda Kenny),愛駐華大使安黛文(AnnDerwin),中國駐愛爾蘭大使何向東,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副校長德洛麗絲•歐瑞丹 (Dolores O'Riordan),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王黎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許勤華以及來自中歐政府、學界和業界人士近200人出席論壇。

恩達·肯尼、何向東、安黛文、杜鵬、德洛麗絲•歐瑞丹分別致開幕辭。肖恩·弗萊明和埃蒙·瑞安分別發表演講。

image006

恩達·肯尼首先代表愛爾蘭中國研究所致辭,他表示特別高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愛爾蘭都柏林孔子學院共同主辦此次論壇。本次論壇重點關注中國與歐盟合作,尤其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之后召開本次論壇,進一步探討中歐合作十分重要,中歐應聯起手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image008

何向東表示,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顯而易見,迫切地需要在全球采取行動。相信今天的論壇會在氣候變化方面一定會產生新的想法,進一步推動中歐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

image010

安黛文表示,氣候當然是一個對中愛兩國越來越重要的領域,也是優先工作事項。近期在中國昆明舉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上,中國政府在中央和地方層面都表達了對生物多樣性的強烈愿望。中愛氣候合作中,歐盟層面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中歐氣候合作帶來了積極成果,例如中國今年7月啟動首個碳市場,歐盟做出了積極貢獻。安黛文強調,在任何關系當中,都會有雙方不統一的問題,希望中歐在氣候方面的合作繼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參與綠色發展的企業既有創新機會,也將擁抱重大商機,愛爾蘭大使館、領事館和相關機構將幫助大家推動這一進程。

image012

杜鵬表示,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在履行和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實施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措施和行動,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環境保護方面表現出了負責任的態度。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高級別領導人峰會上,全球最大的兩大排碳國中美共同發表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同意在未來十年加強氣候合作,這一聲明為全球氣候治理帶來了“新希望”。中歐是全球氣候治理的中流砥柱,也是全球綠色發展的引領者,中歐合作是全球氣候合作的大勢所趨。展望未來,中歐在新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深化綠色伙伴關系迎來新機遇。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始終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依托學校學科優勢和資源優勢,圍繞經濟綠色發展、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一帶一路”等議題進行深入研究。在過去一年中,中國人民大學組織了包括“中歐綠色發展論壇”“中美氣候變化合作閉門對話圓桌會”“上海合作組織20年:邁向綠色健康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中以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線上會議”“中俄能源轉型論壇”,聯合國COP15生態文明論壇“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論壇等活動,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貢獻智慧,積極推進綠色文化交流和綠色文明互鑒,探尋綠色發展動能,促進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開展學術交流,共同推動中愛、中歐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領域合作,助力全球邁向更加綠色低碳的新臺階。

image014

德洛麗絲•歐瑞丹表示,作為全球性的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經常召開三類主題的全球性論壇,包括創建全球可持續社會;通過數字技術推動轉型;建立一個更加健康的社會,推動人類繁榮發展。她指出,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之后,需要動員國際社會進行合作,尤其是推動東西方之間的合作。都柏林大學邀請世界領先的研究人員推動跨學科的合作,共同應對所面臨的全球挑戰。她指出,正如杜鵬教授所談到的,應進一步推動中愛高校的合作伙伴關系,聯起手來溝通應對全球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image016

論壇開幕致辭環節由愛爾蘭全球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ICI 董事會成員馬克·科爾曼(Marc Coleman)主持。

《愛爾蘭時報》環境與科學編輯凱文·奧沙利文(Kevin O’Sullivan)介紹了COP26的成果和問題,他指出,必須要有互信,要制定全球的戰略,在全球范圍內采取共同的行動,以期實現共同的氣候目標。

論壇包括主旨演講和4個主題研討環節。主旨演講嘉賓包括歐盟議會前議長、讓·莫納基金會主席、愛爾蘭中國研究所董事帕特·考克斯(Pat Cox),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歐盟金融服務委員會副總干事亞歷山大·約爾·施奈德(Alexandre Jour Schneider)。

image018

帕特·考克斯介紹歐盟推出60多個不同的政策,強調歐盟致力于在全球氣候變化起到引領作用,強調需要可持續性的合作精神,要超越目前最大的地緣政治差異,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他指出,綠色經濟轉型不僅成本昂貴,也非常復雜,并具有很高的競爭性。地緣政治方面的緊張局勢會造成一個不可預測、充滿變數的世界。從長期看,替代性的新興技術一定會被利用并會加速全球化,從而阻止脫碳步伐減緩。今天這樣的對話至關重要,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遠比無休止爭端重要、有意義。

image020

李俊峰指出,中歐合作最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推動美國走向正規,不是說高興進來,不高興退出,這是一個負責任大國不應該有的事情。另一方面,中歐要進行務實合作,同時也推動在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中歐在發展中國家有很多共同點,可以把中國裝備、技術,和歐盟經驗一起推廣到發展中國家去,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南美洲國家,這些地區實現碳中和相對更容易。李俊峰總結強調,中美合作非常重要,但是中美合作目前問題較多;中歐合作應該是比較堅實的,必須務實合作。用中歐合作進展為中美合作做一個榜樣。

image022

亞歷山大·約爾·施奈德重點介紹歐盟綠色金融的情況,具體包括綠色金融分類標準,在歐盟層面,該標準的推出為定義和推動資本流向氣候投融資提供了一套共同語言,也意味著歐洲金融監管部門對可持續金融市場發展的指引的進一步加強。歐盟分類方案由低碳、轉型、扶持和適應這四個領域的科學標準組成。展望未來,她強調在歐洲綠色金融分類會把重點放在綠色轉型,希望支持更多部門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式來創建歐盟綠色金融分類框架,支持綠色轉型。歐盟最近出臺了“可持續金融”綠色戰略,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轉型。關于金融的愿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就是金融的韌性,尤其是銀行業和保險業,需要進一步加強韌性,以承擔更多的氣候變化風險,同時也要保證ESG風險應得到更好的管理。歐盟跟中國的相關合作,能夠推動私營部門加入,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以上環節由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及中國研究院院長王黎明主持。

在主題1的研討環節,中愛四位專家圍繞主題“中歐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綠色轉型、氣候融資及再生能源的技術支持”展開研討,包括: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風險績效部主任黎蕾,都柏林大學能源所教授、所長安德魯·基恩(Andrew Keane),國家能源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玉清,都柏林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克·保羅·沃爾什(Patrick Paul Walsh)。該環節由歐盟議會前議長、讓·莫納基金會主席,愛爾蘭中國研究所董事帕特·考克斯主持。

在主題2的研討環節,畢馬威愛爾蘭稅務總監伊特娜·肯農(Ethna Kennon)重點介紹歐盟碳邊境稅的實施與挑戰,在碳價、標準目標、支持政策之間形成的體制。

在主題3環節,圍繞“中歐再生能源發展與合作”,中愛三位專家,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BlockEnergy執行董事Kraken Yu,A&L Goodbody合伙人約翰·達拉斯(John Dallas)從企業的視角進行觀點分享。

在主題4環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金融中心(FC4S) 常務董事斯蒂芬·諾蘭(Stephen Nolan),中誠信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馬險峰,A&L Goodbody合伙人米歇爾·戴利(Michelle Daly),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環境學院環境經濟學和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藍虹,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市場機制部助理研究員王際杰等嘉賓圍繞“綠色金融”展開研討。本環節由A&L Goodbody愛爾蘭著名律所金融部合伙人瑪麗·奧布萊恩(Marie O’Brien)主持。

隨后,財政部國務部長肖恩·弗萊明(Sean Fleming)發表重要演講。他指出,全球可持續發展資金需求將達90萬億歐元。僅依靠政府提供資金顯然不夠,必須讓私營部門參與其中,鼓勵私營部門提供資金支持和參與行動。愛爾蘭把可持續金融作為工作重點。2019年,愛爾蘭提出建設頂級的國際金融服務樞紐,國際金融服務部門對愛爾蘭至關重要??沙掷m性的金融將是愛爾蘭未來行動計劃的重要部分,愛爾蘭政府希望通過綠色金融進一步推動愛爾蘭經濟發展。

圍繞““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和中歐合作的潛力”主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發表演講,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指數(GDI)作為切入點,著重闡述了中歐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以及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合作潛力,并展望中歐綠色合作伙伴關系的前景。

愛爾蘭氣候行動、通訊與交通部長埃蒙·瑞安致閉幕辭。他表示,要審視我們需要開展哪些合作來推動經濟轉型,提高人們的安全感,加強國際社會關于《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方面的共識,尤其有關碳市場的第六條條款非常重要。他著重指出,甲烷減排的重要性迫切需要采取行動措施推動關于損失和損害方面的對話,提高氣候金融質量。展望中愛合作,中國的電力供應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在交通運輸領域發展電動汽車、通過太陽能發電等推動能源轉型都值得愛爾蘭向中國學習借鑒,中愛推動項目合作有助于促進和平發展。今天的論壇就是中愛兩國開展合作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加快合作將提升安全性保障并使雙方受益。(楊凡欣)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