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報告:人民幣國際化應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配合

2021-12-21 17:41 中國發展網
雙循環

摘要:劉凱表示,對國際貨幣體系演化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指望美元本位很快被替代。在中短期內,人民幣國際化應該以我為主,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配合。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洽棠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理論與思想研討會(第3期)在線舉行,本期討論會圍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五十年:美元本位評估、未來體系展望與中國貨幣戰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凱代表課題組做主題發言。劉凱表示,對國際貨幣體系演化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指望美元本位很快被替代。在中短期內,人民幣國際化應該以我為主,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配合。

回顧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五十年來的全球貨幣金融以及宏觀經濟的變化和相關規律,得到兩點啟示:一是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有其規律性和慣性,舊的體系被替代需要一個過程,經常存在中間過渡態,就像由金本位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很久才脫離了金屬貨幣的枷鎖,所以,對國際貨幣體系演化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指望美元本位很快被替代。國際貨幣體系的公共品的屬性決定了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根本出路,可能不是以超主權國際信用貨幣為基礎,要在全球民主協商下進行新的設計和運行,這一點對中國的貨幣戰略很重要,短期內可以分享美元霸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二是在這樣大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怎么走?在中短期內,人民幣國際化應該以我為主,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配合。在中短期內,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依然穩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貨幣國際化的核心只是打造強貨幣,貨幣國際化是遠遠滯后于一國經濟的地位的。要循序漸進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堅持以內為主以我為主,要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配合,內循環是貨幣國際化的先決條件,外循環是貨幣國際化的手段,中短期之內要抓住有利時機有所作為,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

長期內國際貨幣體系很有可能進入一個多元的時代,與多極化的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對應,中國應該提前做好規劃和相關的制度安排。一是在控制金融風險的同時要穩步朝著資本帳戶開放和更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發展,這是將來成為國際主要貨幣的前提制度條件;二是穩定推動國內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制度的建設完善,達到與美國、歐洲相齊平的國際一流水平,在產業發展、對外貿易、政府職能要進一步推動制度化的開放,并且以制度化的開放推進相關建設和國內改革,增強中國市場對外國資本和資金的吸引力,為未來的多元貨幣時代做好準備。

關于數字人民幣和人民幣國際化,劉凱建議,中短期內要繼續加強當前版本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優化相關的設計,但數字人民幣和人民幣國際化以相對獨立的邏輯,應該穩中求進,沒有必要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強行加快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也沒有必要為了加快人民幣的國際推廣而強行推進金融開放等制度改革,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