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企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摘要:既要保持經濟穩步增長,又迫切需要實現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這并不輕松。但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推進,我們擁有了比以往更好的機遇。隨著AIoT技術、5G通信、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限制能源互聯網的瓶頸正在被逐一打破。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記者 | 陳雯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正全面展開,這既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機遇。《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出,要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縱觀綠色低碳行業技術革新現狀,科創企業正作出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助力全社會實現雙碳目標。
碳達峰碳中和呼喚能源技術革新
什么是碳達峰?根據主流觀點,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經歷平臺期后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實現碳達峰意味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二氧化碳排放實現“脫鉤”,即經濟增長不再以增加碳排放為代價。因此,碳達峰被認為是一個經濟體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
要實現碳達峰,需要全社會達成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包括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等方面的重大調整。既要保持經濟穩步增長,又迫切需要實現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這并不輕松。但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推進,我們擁有了比以往更好的機遇。隨著AIoT技術、5G通信、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限制能源互聯網的瓶頸正在被逐一打破。
科創企業探索綠色之路
GE、ABB等電氣巨頭在幾年前紛紛推出自己的數字化平臺,殼牌等國際石油公司則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接觸數字化技術。許多跨國企業集團正在整合電網邊緣技術以提高能源網絡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英國Grid Edge公司致力于處理云輔助AI軟件,為能源消費者賦能,并實現建筑能源負載的智能控制和優化。該公司的人工智能軟件利用預測性機器學習算法和數據分析來控制能源成本、減少碳排放和管理靈活的能源資產。
美國的Grid4C公司開發了即插即用的AI軟件來分析電網邊緣的電表,為公用事業、消費者和能源供應商提供預測分析,其算法能夠檢測、診斷和預測電網資產中的低效和故障。
近些年來,我國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之路也“越走越寬”了。企業正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推進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突破,推動生產方式向節能減碳轉型。企業逐漸掌握核心技術,在一些綠色產品和綠色實踐上正“領跑世界”。
作為領先的AIoT科技創新平臺,特斯聯專注于雙碳目標在智慧城市場景的應用落地,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渝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經驗和做法。
艾渝介紹,在生產運營層面,特斯聯秉持綠色低碳的承諾,實踐綠色的生產和運營方式。以特斯聯的AIoT科技創新平臺的旗艦產品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為例,目前其占地5945平方米的首期項目AI PARK(人工智能園區),位于重慶高新區,年均碳排放量與一輛小轎車的年均碳排放量相同,僅為3.8噸。
根據清華大學《重慶特斯聯AI PARK項目碳中和報告》的研究測算,AI PARK在運營階段就已率先實現“凈零碳排放”。此外,AI PARK100%使用清潔能源。其中,園區年消費天然氣約1300方(約為5戶家庭一年用量),年用電量約3500~4000度(僅相當于2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攻關技術研發,部署產業生態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正全面展開,這既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機遇。企業聚焦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聚集整合能力,助力建設低碳城市、近零碳城市;鍛造技術優勢,服務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更好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有機融合、良性互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表示:“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充分調動科技、產業、金融等要素,通過全社會的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夠推動能源變革、實現雙碳目標,將綠色發展之路走得更遠更好。”
在產業生態層面,特斯聯積極推動將綠色可持續指標納入到業務合作標準,加速雙碳目標在產業鏈上下游各場景的落地,并攜手廣泛的產學研各界機構,推動碳中和標準的建立。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必須主動把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的基礎之上,為國家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作出貢獻。2021年10月份,特斯聯攜手同濟大學創辦了碳中和及物聯網聯合實驗室,以智慧樓宇發展、數據采集算法與遠端檢測為核心,開發探索建筑空間內各類場景下的物聯網應用,基于數字孿生模型預測建筑碳排放。此外,特斯聯業已與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達成合作,成立智慧園區綠色低碳創新應用聯合實驗室,促進雙碳標桿、綠色低碳智慧城市建設。
作為“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特斯聯還以TACOS平臺聯合AIoT產業鏈上下游及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促各方合力,通過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產業賦能等形式,為雙碳目標的達成貢獻力量。未來,作為碳達峰碳中和專家組的核心成員,特斯聯還將為雙碳在科技產業的有效落地提供豐富的城市場景及技術支持,共同探索雙碳技術在綠色低碳智慧城市領域的實現路徑。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