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2%
摘要:食品價格漲幅震蕩回落帶動CPI漲幅波動收窄,2月份CPI由負轉正,4月份重回“1區間”,5月份以后連續四個月回落,9月份漲幅逐月擴大,11月份達到全年最高2.6%,12月份回落至1.5%。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張鈺、記者殷曉旭報道2021年,山東省扎實落實保供穩價各項政策措施,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務供給充足,大宗商品供求關系明顯好轉。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溫和上漲,同比累計漲幅1.2%,比去年回落1.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平均上漲10.3%,高于全國平均2.2個百分點。
食品價格漲幅回落,帶動CPI漲幅收窄
食品價格漲幅震蕩回落帶動CPI漲幅波動收窄,2月份CPI由負轉正,4月份重回“1區間”,5月份以后連續四個月回落,9月份漲幅逐月擴大,11月份達到全年最高2.6%,12月份回落至1.5%。
主要受蔬菜價格季節性波動較大、豬肉價格整體下降影響,全年食品價格漲跌互現,總體漲幅弱于季節性預期,同比價格累計下降0.2%,帶動CPI回落約0.03個百分點。畜肉價格累計下降1.9%,其中豬肉價格累計下降31.8%,約影響CPI下降0.73個百分點;羊肉累計上漲6.3%,牛肉累計上漲5.3%。天氣影響果蔬價格波幅明顯,鮮菜價格累計上漲9.0%,約影響CPI上漲0.16個百分點;鮮果價格累計上漲5.5%,約影響0.12個百分點。此外,糧食價格累計上漲1.1%,食用油價格累計上漲8.2%,雞蛋價格累計上漲16.5%。
非食品消費需求逐漸恢復,對CPI上漲產生拉動作用
受居民線下和旅游消費恢復,成品油等價格上漲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成為影響CPI漲幅上行的主要因素,同比上漲1.9%,漲幅比去年擴大1.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消費品上漲1.7%,服務項目上漲1.0%,漲幅分別比去年擴大2.0和0.6個百分點。七大類價格五漲二降,交通和通訊價格上漲最為明顯,累計上漲4.5%。
分月看,非食品價格年初以來連續上漲且漲幅逐月擴大,8月份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動和疫情影響,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雙雙回落,9月份結束連漲態勢;受節日出行消費增多影響,10月和11月份漲幅恢復至2.0%以上水平;12月份,國內多地疫情反復抑制了服務消費需求,漲幅回落至1.9%。
大宗商品價格連漲,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高位運行
受全球經濟復蘇、供需短期調整、貨幣流動性寬裕、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蕩上行等多重因素影響,加之國內需求恢復、去年對比基數低,PPI各月漲幅保持高位運行,平均上漲10.3%,比上年擴大12.2個百分點,最高的10月份漲幅高達16.5%。生產資料價格平均上漲12.6%,漲幅比去年擴大15.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平均上漲1.0%,漲幅比去年收窄0.5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此輪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國內“三黑一色”行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漲勢居前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平均上漲49.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平均上漲29.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平均上漲29.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平均上漲24.5%,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價格平均上漲23.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平均上漲16.3%。國家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保供穩價政策實施后,煤炭、金屬等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初步得到遏制,從 11份起PPI漲幅開始回落,12月份回落至11.6%。
當前,山東省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給充足,豬肉價格回升低于市場預期,服務價格較為穩定,盡管上游大宗商品漲價會向下游逐步傳導,但傳導程度有限,預計2022年CPI 漲幅將有所擴大,整體仍將保持在溫和區間。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