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內蒙古全面起底待批項目,推動項目審批便利化、高效化

2022-08-18 17:01 中國發展網
項目審批 優化營商環境

摘要:下一步,自治區林草局將以更高標準、更優服務持續提升工作質效。依托“蒙速辦”平臺,及時將涉及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辦事指南等公開發布,提高惠企政策知曉度。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齊英杰 記者梁喜俊報道 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內蒙古再度加碼發力。8月15日上午,內蒙古召開自治區待批項目大起底行動新聞發布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杰作總體介紹,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濤、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張文輝、林草局草監處處長武國慶分別就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

“通過全面起底待批項目,建立臺賬,到年底前實現待批項目應批盡批。”何杰首先通報這一重大利好消息:“推動各級審批部門優化審批流程、全部線上審批,建立高效審批長效機制,把內蒙古人辦事有規矩、不拖拉的形象樹立起來。”

借助大起底推動項目審批便利化、高效化

據記者了解,為確保大起底行動順利開展、取得實效,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已于7月30日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方案》。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何杰介紹具體起底范圍,主要是對全區特別是2016年以來立項的項目進行全面梳理,重點起底項目立項后、開工前需要辦理的土地、能評、環評、取水、水土保持、林草征占、施工許可等事項。“本次待批項目大起底行動從2022年7月開始,到2022年12月底結束,將符合條件待批項目全部審批,并同步開展回頭看工作。”

何杰介紹,大起底行動的主要任務:一是全面起底,建立臺賬。由自治區各審批部門牽頭,全面梳理2016年以來本系統受理的待批項目、超期未審批項目,8月底建立臺賬,逐一明確審批部門責任人、審批受理情況、完成時限。二是分類處置,限時辦結。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節約集約要求的未開工項目不再實施,從在線審批平臺中移除。不符合審批要求的及時退回補充材料。符合要求的項目納入臺賬限時完成審批。三是建立高效審批長效機制。內蒙古將督促審批部門根據問題導向建章立制,規范審批。包括建立審批全過程記錄機制,通報督辦機制,審批紅綠燈預警機制,主動靠前服務機制。四是設立投訴舉報熱線,暢通12345投訴舉報渠道,加強對各審批部門、處置部門的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考核,持續加強社會監督。五是推動自治區各審批部門全面公布本部門審批事項流程、要件要求、辦理時限、受理途徑、負責審批具體人員電話。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起底行動的配套保障措施,不僅要求壓實各審批部門責任,“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待批項目審批工作,年后如仍有應批未批項目項目,由各級紀檢、審計部門跟進督查問責”,還提出加強線上審批,推動各級審批部門全部使用政務一體化平臺或在線審批系統辦理審批業務,實現陽光審批,全過程記錄,確保待批項目應批盡批;加強督促檢查,自治區將及時對各地區各部門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待批項目按時辦結,對工作推進緩慢、沒有實現線上審批的地區和部門進行定期通報和掛牌督辦。

何杰說:“我們將借助待批項目大起底行動推動項目審批便利化、高效化,推動內蒙古自治區營商環境3.0版持續改進。”

確保所有待批項目依法合規取得用地手續

“自然資源廳及時研究制定了自然資源系統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方案,建立了由廳長擔任組長、分管副廳長擔任副組長,由各業務處室處長擔任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王濤告訴記者,自然資源部門承擔著建設項目用地用礦保障服務的重要職能,在大起底行動中,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待批項目用地用礦手續辦理,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明確待批項目用地手續范圍。在自治區規定工作的基礎上,將用地審批涉及的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壓覆礦手續全部納入大起底范圍,同時將自然資源系統涉及的環保大督察、巡視、審計整改項目一并列入大起底范圍。

二、建立臺賬,清單式管理。逐項目梳理存在的問題,主動對接項目單位,確保項目用地手續辦理過程中不走彎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建立工作臺賬,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落實事項、完成時限。審批一個銷號一個,直至全部項目完成審批。

三、壓實責任,限時辦結。對已提交審批申請不符合相關要求的項目,在3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項目單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符合要求項目限時審批。自治區、各盟市、旗縣區三級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辦理時限壓縮在5個工作日內。目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本級建設用地審批時限12個工作日,自治區自然資源部門將以大起底行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審批時限由12個工作日壓減至10個工作日。

四、容缺受理、簡化審批材料。對壓覆礦、林草手續、社保安置等要件材料容缺受理,在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實行聯審聯辦。同時,加強對基層的政策解讀,及時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資源資源廳關于積極做好用地要素保障的通知》,進一步細化和明確文件中相關內容,做到了簡化要件內容,優化審批流程的目的,切實提高審批質效。

今年以來,自然資源系統已形成一切圍繞項目轉的工作氛圍。王濤說:“在大起底行動中,我們自然資源部門‘提前介入、主動服務’,確保所有待批項目依法合規取得用地手續,清倉見底,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好用地保障服務工作。”

自治區重大項目林地草原手續辦結率100%

“堅持一手抓優化營商環境,一手抓生態保護,結合自治區主體功能區定位,認真落實草原林地分區用途管控政策,騰出空間助力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武國慶說,自治區林草局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積極主動作為,從“壓減要件、縮短時限、優化流程”三個方面持續推進。

2022年,自治區林草局充分運用“全區一體化政務平臺”,建立起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林草部門行政審批事項“一網通辦”,實現了“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極大地提高了審核審批效率,節約了工作成本。為重點保護、保護重點、合理利用,該局推動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劃定和調整工作方案》,本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應劃盡劃、應保盡保和統籌協調”原則,充分運用“國土三調”成果,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基本草原優化調整工作,將草原保護真正聚焦到核心區域,同時為經濟發展留出空間。該項工作年底前將全面完成。

為推進重大項目早落地,建立與自治區發改、自然資源、能源等部門協調對接機制,及時通報項目進展。印發《進一步做好重大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草原監管和服務工作的通知》,對重大基礎設施、民生等項目實施容缺受理;堅持主動、靠前服務,不折不扣落實幫助辦、合力辦、盯住辦的要求。截至目前,已辦理自治區重大項目林地手續278件、草原手續229件,辦結率100%。

在起底礦山項目遺留問題上,自治區林草局與自然資源廳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礦產資源開發中加強草原生態保護的意見》出臺前已經取得采礦權的未動工露天開采項目和出臺后需要新上的露天開采建筑材料、硅石、有色金屬等不符合分區管控規定,但又是經濟發展需要的項目,涉及征占用草原林地情況也進行了“大起底”梳理,并形成了專門指導意見。

目前,自治區林草局已安排2名業務人員派駐自治區發改委配合開展大起底工作,并針對涉林涉草項目同步開展摸排工作。下一步,將及時掌握審核進度,優化審核程序,提高審核效率,縮短審核時間。對具備條件的占用林草項目不拖不壓,隨審隨批。

暢通市場主體、項目單位審批問題反映渠道

“自治區政務服務局第一時間印發工作通知,明確全區各級12345熱線為項目審批問題舉報受理電話,7×24小時受理市場主體和群眾反映項目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張文輝介紹說,企業和群眾可以通過撥打12345熱線電話,或者使用“蒙速辦”APP和“蒙速辦”微信公眾號提交相關問題,對可以依據知識庫直接答復的群眾訴求,在線進行詳細解答;不能當即答復的,第一時間轉交相關部門,責成相關部門答復,并對辦理結果進行跟蹤問效和回訪評價。

張文輝透露,今年1-7月,全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共受理群眾訴求274萬件,辦結264萬件,其余訴求正在辦理中。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各類市場主體,自治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還設立企業服務專席52個,配備受理人員208名,并從各地區各部門中遴選出1252名政策專員組成企業服務專家庫,對于政策性和專業性較強的訴求進行解答。

下一步,自治區林草局將以更高標準、更優服務持續提升工作質效。依托“蒙速辦”平臺,及時將涉及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辦事指南等公開發布,提高惠企政策知曉度。同時與“蒙速辦·幫您辦”隊伍高效聯動,“一對一”為企業提供服務,主動了解企業訴求,推動實現“未訴先辦”。靶向聚焦企業關心的熱點、堵點和痛點,梳理分析企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形成分析報告,提供相關部門在工作中參考,為黨委、政府精準決策、分類施策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還將圍繞企業訴求的響應情況、解決情況以及企業滿意度評價三個核心指標,開展監督考評,進一步壓實承辦單位責任,著力抓好訴求解決的閉環管理。不斷推進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線通達”水平,讓群眾反映的事有人盯、有人辦。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