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通脹壓力持續擴大引發生活成本危機
摘要:能源和糧食危機,加上夏季的極端高溫,正清楚地提醒我們放任氣候變化不管會產生何種影響。各方需要開展更多工作,如果綠色轉型被進一步推遲,這些損失還將急劇增加。及時可行推動轉型,不僅對地球的未來至關重要,也將有助于維護宏觀經濟穩定。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代表處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聯合主辦,植信投資研究院合辦的“202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指出,通脹壓力持續存在且不斷擴大,引發了一場生活成本危機。通脹壓力促使各國央行快速同步收緊了貨幣環境,同時,美元對其他大多數貨幣大幅升值。全球貨幣和金融環境的收緊將在整個經濟范圍內產生影響,抑制需求并幫助逐步遏制通脹。
報告指出,鑒于中國經濟的規模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對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來說,外部環境本已非常困難。由于美元大幅升值,這些國家的國內價格壓力顯著增大,生活成本危機也進一步加劇。資本流動尚未恢復,許多低收入和發展中經濟體仍然處于債務困境之中。疫情之后的經濟創傷尚未完全愈合,而這些傷疤又將被2022年的沖擊重新揭開。 經濟前景持續面臨巨大的下行風險,同時,各國在應對這場生活成本危機中的政策權衡已變得極其艱難。貨幣、財政或金融政策校準不當的風險已經急劇上升,而此時此刻的世界經濟正處在歷史上非常脆弱的時期,金融市場也已出現承壓跡象。
報告稱,能源和糧食危機,加上夏季的極端高溫,正清楚地提醒我們放任氣候變化不管會產生何種影響。各方需要開展更多工作,如果綠色轉型被進一步推遲,這些損失還將急劇增加。及時可行推動轉型,不僅對地球的未來至關重要,也將有助于維護宏觀經濟穩定。 如果各方能在實施氣候政策、開展債務處置以及處理其他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多邊問題上取得進展,則將證明目標明確的多邊主義確實能為所有人取得成果,并能成功克服地緣經濟分裂的壓力。
據悉,《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人員撰寫的經濟概覽,著重分析世界宏觀經濟形勢并對經濟前景進行預測,每年春季和秋季發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長期穩定合作伙伴,每年定期聯合發布該項報告,共同致力于貨幣金融戰略的研究和探討。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