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要尋找消費投資相融相促進的項目
摘要:要在消費和投資之間尋找到消費與投資相融相互促進這樣的項目來實施。比如對保障性住房的大幅度提升,也就是政策性房地產投資提升可以緩和市場房地產投資下降的態勢,保障性住房的提升,能夠使相應加大對裝修、家具、耐用設備的購置,可以在消費端配以相應的消費政策。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與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年度論壇,本次論壇聚焦的問題是“大調整中溫和復蘇的中國宏觀經濟”。與會專家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研判,同時也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定位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如要力促使經濟增長重新回到合理的增長區間,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關系,要分析宏觀政策的效率下降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實際增長速度低于前期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以及要尋找消費和投資相融相互促進的宏觀經濟政策等。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認為,在消費、投資上面要找準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的消費投資相融的項目,針對消費目前出現的一些新短板,來有針對地實施,同時對于投資理念的短板和投資的長板來進行設計相應的方案。在消費啟動上面,必須要考慮與投資資金的分配,投資不足,會帶來就業問題。就業問題會帶來消費問題。因此,必須要在消費和投資之間尋找到消費與投資相融相互促進這樣的項目來實施。比如對保障性住房的大幅度提升,也就是政策性房地產投資提升可以緩和市場房地產投資下降的態勢,保障性住房的提升,能夠使相應加大對裝修、家具、耐用設備的購置,可以在消費端配以相應的消費政策。
如何定位2023年消費與投資政策,需要我們對于投資政策的短板、消費政策的短板進行梳理,進行比較就會看到,目前投資不振不是總量性的,而是結構性的,特別是在一攬子穩增長舉措下,我們的投資在第二產業,在高新技術,在相關的創新行業,整個增長速度都不錯,比如汽車制造投資同比增長12.8%,專項設備投資增長13.4%,通用設備增長14.6%,化工制造增長20.4%,整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 因此,明年投資的核心保證今年的增長速度在結構上要進一步的發力。另外,對于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新基建為主體的新一輪投資要持續,對舊基建項目要評估,要考慮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場需求,投資會轉換成債務,轉換成呆壞賬。
對消費而言,一是總量收縮太快,二是結構性的變化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目前消費下降密切相關聯的行業有家具行業、建筑裝修行業、耐用品和家電行業等,要實施總量性的政策。
劉元春提到,目前消費下降比較厲害的還有公務消費,各個單位的差旅費用、會議費用、培訓費用基本上用不完,實際這些費用對于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如何保證這些活動正常地運轉,也是消費回升很重要的途徑。(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