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智庫:構建多元包容、全民共享、智能創新的老齡社會

2022-11-01 14:05 中國發展網
人口老齡化 包容性 社會保障 養老服務

摘要: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社會、市場三大力量需創新融合,養老服務、健康支撐、社會保障三大體系逐漸完善,全齡友好、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等理念深入人心,老齡事業與老齡產業穩步推進。一個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共享社會等同步共振、協同向前的可持續經濟社會未來可期。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盤古智庫、老齡社會30人論壇舉辦了“躍變·包容·可持續——第三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求解中國老齡社會可持續發展路徑。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首席專家梁春曉與會表示,我們需要面對一系列的人口老齡化挑戰,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源、財富保障、服務體系、老齡產業乃至于生命關懷等,最終要構建出多元包容、全民共享、智能創新的老齡社會。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是什么?不是老齡化本身,而是失衡和不適應,是原有的一整套體系與老齡化、老齡社會的不適應,所以人口老齡化不是問題,失衡、不適應才是問題。”梁春曉認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完成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的適老化轉型,讓原來不適應老齡化的我們轉型為適應老齡化,讓原來不適應老齡社會的轉型為適應老齡社會,這是一場適老化轉型,目標是完成從失衡、不適應向再平衡和適應轉型。

為此,我們需要做大量的推動性工作,要形成一個如何面對人的躍變、如何面對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的轉型的共識,要建立一個包容性的老齡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構建一個包容性的老齡社會,如經濟要包容、社會要包容、技術要包容和政府要包容等。

在梁春曉看來,首先是年齡包容,不同年齡的人群都應該有參與的權利,要互助要全民友好,要適老,他們工作學習權利要得到保障,要構建一個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包容性老齡社會。其次是能力包容,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尤其是進入老年以后有大量的老人開始進行失能、半失能甚至失智階段。要構建一個兼顧包容不同能力的包容性老齡社會,讓包括失能、弱勢等老人也能共享老齡社會的各種各樣的服務、福利等。此外是文化包容,多元化的社會形態包括不同的家庭誕生等。

據介紹,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躍變·包容·可持續”。與會專家表示,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社會、市場三大力量需創新融合,養老服務、健康支撐、社會保障三大體系逐漸完善,全齡友好、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等理念深入人心,老齡事業與老齡產業穩步推進。一個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共享社會等同步共振、協同向前的可持續經濟社會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