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專家熱議“香港打造全球數字金融中心的機遇和挑戰”

2023-07-07 14:32 中國發展網
金融科技 香港 虛擬經濟

摘要:人才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優勢所在,香港具有豐富的金融從業者沉淀和來自全球的金融科技人才,有利于迅速形成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氛圍。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由上海華瑞銀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聯合主辦的“華瑞金融科技沙龍”系列活動第11期“香港:打造全球數字金融中心”研討會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IMI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主持。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主題報告。報告分別從虛擬資產屬性及發展情況、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原因、香港擁有的條件和香港特區政策舉措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享。進一步評估了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條件和優勢,報告認為,人才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優勢所在,香港具有豐富的金融從業者沉淀和來自全球的金融科技人才,有利于迅速形成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氛圍。報告從政策監管、法治完善、人才培養和金融科技知識科普等方面為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進一步舉措提出了建議。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介紹了香港建設數字金融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組合,包括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虛擬資產在香港發展的政策宣言、加密貨幣交易所發牌制度等。下一步應該把香港作為傳統國際金融中心所擁有的監管環境、市場體系、機構營商環境等優點,轉化為繼續發展數字金融中心的優勢。并提出如下建議:第一,有針對性地出臺具體的數字金融市場監管政策;第二,實現虛擬資產和傳統貨幣之間的有效連通;第三,鼓勵傳統商業銀行積極參與數字金融業務,逐步推出虛擬貨幣兌換、存儲、抵押、貸款、托管、投資等業務;第四,在粵港澳大灣區,把科技發展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到數字金融領域;第五,以數字金融中心發展助力離岸人民幣中心樞紐建設,以DCEP加快完善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分析了香港建設數字金融中心的意義與面臨的挑戰。在香港做數字金融意義重大:一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離岸金融中心、數字金融技術下需要對全球金融秩序有所貢獻;另一方面,香港發展數字金融,能夠幫助我國解決發展中的一些瓶頸問題。而香港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監管,由于數字金融屬地概念非常弱,監管層面需要從傳統屬地監管轉換到對市場主體產品真實性的關注。

水滴資本創始合伙人鄭玉山圍繞香港打造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監管方面,分別從數字資產用途、香港監管政策以及未來努力方向幾個方面進行了分享與研討。他指出,數字資產可以助力發展中國家享受現代金融服務,并解決隱私保護、成本高昂等傳統金融問題。香港作為擁有豐富金融監管經驗的金融中心,應當繼續在現實基礎上加大鼓勵政策的出臺力度,并在結合中國國情的基礎和前提之上適度參考西方成熟國家的監管方式,出臺具體支持政策以規定入場者的界限,吸引更多全球范圍內的從業者到香港展業,向全球數字資產金融中心邁進。

中國太保投資管理(香港)行政總裁周成崗認為,傳統的金融機構和資產管理人進入數字資產的原因為以下幾點:一是豐富的投資機會與高額的投資回報;二是數字資產巨大的發展潛力;三是傳統金融機構的經驗借鑒,其將傳統金融行業付出很多代價所積累的經驗帶入數字資產行業,可使它更健康地發展。對于香港Web3中心的建設,周成崗表示,目前香港在相關監管建設方面較為有限,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更要相信香港建設Web3中心的光明未來。香港具備發展Web3的機會,這不容錯過,要利用其傳統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多發展Web3具有金融屬性的應用。

據悉,華瑞金融科技沙龍是由上海華瑞銀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金融科技研究所共同發起設立的系列沙龍,每月定期舉辦,沙龍秉承“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大眾”理念,專注金融科技及相關領域熱點問題,邀請產學研多方專家學者,共同深入討論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