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人社服務之“好” 打造營商環境之“優”
摘要:聚焦突出對國企民企外企的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推動人社服務均等化。圍繞產業發展,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持續暢通人才評價渠道。
中國發展網訊 吳昊 記者施文郁報道
近日,一場以“練兵比武強素質 營商環境我擔當”為主題的大連市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大賽,按下了春節過后各行各業千帆競發的“動能鍵”。
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夏宏杰介紹,為了認真落實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全面貫徹《大連市2024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方案》,大連市人社局以助力建設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為目標,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群眾滿意度為標準,對照評價指標抓提升,聚焦政務服務效能抓提升,緊盯經營主體訴求抓提升,積極營造更加充分的就業環境、更加和諧的勞動力市場環境、更加開放便利的高水平人才環境、更加規范透明的人社法治保障環境,以人社服務之“好”打造營商環境之“優”。
聚焦突出政策制定的精準性、穩定性,加強惠企政策供給。聚焦助企紓困和穩崗擴崗,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新一輪就業政策,出臺大連市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實施意見,制定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等新政策,深化就業優先與區域發展、投資、產業、財政、金融、教育等政策協調配合。
聚焦突出要素配置的科學性、協同性,持續活躍市場體系。增強制造業就業吸引力,釋放服務業就業容量,拓展新農業就業空間,支持中小企業發揮穩就業主體作用,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大規模開展新型學徒制、高校畢業生專業轉換以及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培訓。加強人力資源服務精準度,針對新產業、新業態等經營主體用工需求,為供需雙方搭建高效對接平臺,推動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聚焦突出法治環境的規范透明、公平公正,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社會治理機制,通過信用等級評價等方式,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按照審慎適度的原則,向社會公布并實施聯合獎懲,強化行政執法公信底線作用,加強執法信息公開,打造“陽光執法”。
聚焦突出政務服務的標準化、便捷化,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以經營主體和群眾滿意度為首要標準,強力推進人社領域9項“高效辦成一件事”。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標準,系統落實勞工指標50項工作任務。堅持行政許可全過程公開,實現審批過程網上可查。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推廣社銀合作,推動更多事項“就近可辦”“一窗通辦”“一次即辦”。
聚焦突出對國企民企外企的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推動人社服務均等化。圍繞產業發展,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持續暢通人才評價渠道。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促進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實現人社業務全覆蓋、地域全覆蓋、服務對象全覆蓋,使所有經營主體都能公平可及。
夏宏杰表示,大連市人社局將聚力人社營商環境質量提升,持續深化“抓隊伍、抓業務、抓宣傳,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即“三抓一加強”工作要求,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服務、人事管理、勞動關系、收入分配、法治人社各項工作,努力做到線下“只進一門”、線上“一網通辦”、訴求“一線應答”,高標準打造一流人社營商環境“升級版”,為大連新時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人社力量。
強化政策引領。加快實施興遼、興連英才計劃,指導重點科研單位爭取國家級科創平臺資助、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獎勵,推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持續落實加強新時代大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20條舉措,形成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完整閉環。選拔推薦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突出高端人才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
緊抓項目驅動。開發高校畢業生“萬崗計劃”崗位7萬個、青年就業見習計劃崗位5300個,做到見習崗位“隨要隨有”、見習人員“隨有隨上”;實施“三支一扶”和優秀高校畢業生“遼寧行”“一圈一帶兩區行”計劃,吸引青年學子留連來連。
激發平臺活力。以平臺為抓手,推薦申報國家級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基地,國家和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站),建設專家服務基地、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持續提升集聚和培育優秀技術技能人才效能。
升級服務保障。近期將舉辦第二十屆市創業就業博覽會,集聚更多創業就業資源,為創業者和初創企業提供更多機會。開展“我愛大連·就選大連”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擴大“人才大篷車”引才薦才效應。建立實名制臺賬,加強幫扶對接,“一人一策”提供就業崗位和個性服務,確保90%以上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年底前實現就業。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