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二七區:全力服務項目建設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摘要:下一步,二七區將“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通過提前介入、前期輔導、全程服務等措施,精準把控和解決項目謀劃、簽約、審批和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實現從“粗放”到“精細”、從“規范”到“高效”的轉變,促使項目建設效能再提升,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二七投資興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劉軍輝、記者范紀安報道 “水美而魚肥,土沃則稻香”,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肥水”“沃土”。今年以來,二七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理念,用釘釘子精神和繡花功夫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縱深打造“安居”“樂業”兩大工程,以營商環境之“優”促項目建設之“快”,持續擦亮“二七幫·易企辦”服務品牌,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美好二七提供有力保障。
一、實施“雙輪驅動”路徑,加快構筑現代經濟新優勢。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二七區“雙輪驅動”工作領導小組,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設立現代商貿(特色商業)、健康服務業、低碳科技型工業等工作專班。二是注重產業布局。優化“三區三軸”的產業空間布局,做好現代服務業立區、科技型工業強區“兩篇文章”,結合二七資源稟賦和近2萬畝可開發用地,積極謀劃新產業項目,統籌盤活轄區閑置或低效資源。三是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二七區2024年“雙輪驅動”產業發展攻堅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區領導分包、動態管理、專班推進、周例會月排名、紅黃藍綠四色預警、要素保障”等工作機制,為項目建設工作引好路、護好航。
二、做優“項目管家”服務,全力推進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創新實施“一項目一管家”制度,推行項目管家全流程協調服務工作機制和“1+1+N”(項目管家+項目單位聯系人+N個行政部門)服務模式,每個項目明確一名“項目管家”,統籌協調招引落地、手續辦理、問題破解,全力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實現從“項目跟著部門走”到“干部追著項目跑”的轉變。共謀劃總投資1276億元的產業項目142個,其中簽約落地項目61個,在談項目81個。
三、搭建“銀企合作”橋梁,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一是強化平臺運用。加快“鄭好融”平臺的建設與運用,鼓勵引導轄區銀行加快建設金融服務港灣,已建成9家金融服務港灣。二是深化銀企合作。強化區域金融服務支持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形成“企業資信+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清單,暢通信息渠道,實現精準對接,打通金融政策惠企“最后一公里”,重點推進濱河花園DE地塊等保障性租賃住房回購、鑫苑府等保交樓項目借款以及城市更新項目融資需求。三是爭取資金扶持。通過“鄭好融”平臺幫助轄區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申請貸款5.29億元,授信貸款額度1.18億元;專項債券通過國家審核項目35個,債券需求20.1億元;增發國債通過國家審核項目6個,已安排國債資金1.7億元。
四、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動,優化項目手續、企業開辦流程。全區具有行政審批的職能單位,持續開展“一把手走流程”體驗活動,“一把手”以普通辦事人員身份走進辦事大廳、深入項目現場,變“坐等上門”為“主動問需”,體驗項目手續辦理、企業設立登記等流程事項,查找難點堵點,優化流程事項,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已聯合走訪規上企業、重點企業65次,小微企業近千余次,發放“惠企大禮包”1500余件,協調解決企業問題286個。同時,區紀委監委設立“紀委監督崗”和18個“營商環境監測點”,貼身監督相關部門和窗口單位規范履職,并張貼舉報二維碼,對企業反映問題跟蹤督辦,主動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五、聚焦“同頻共振”發展,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一是強化項目推介。依托國家、省在線投資平臺,向國家、省推送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新大方云創中心等2個項目,總投資28.2億元;常態化向國開、農發等銀行推介吸引民間資本項目清單,做好項目資金保障。二是全力惠企紓困。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常態化幫助解決民營企業實際困難,解決企業訴求問題205件,解決率達98%;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崗位萬余個,意向簽約2000余萬元授信金額;組織轄區企業參加“鄭州企業家日”活動,弘揚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榮譽感、責任感。三是夯實政策落實。面向民營中小企業的采購份額比例由30%提高到50%以上;積極推進投貸聯動試點工作,與銀行共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情況和資金支持信息,促進信貸資源向民間投資合理配置。四是拓展對外業務。推介致歐家居納入對外經濟合作“白名單”企業,完成境外投資備案7241萬美元、英國和德國海外倉建設任務,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梧桐茂兮,鳳凰來棲。下一步,二七區將“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通過提前介入、前期輔導、全程服務等措施,精準把控和解決項目謀劃、簽約、審批和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實現從“粗放”到“精細”、從“規范”到“高效”的轉變,促使項目建設效能再提升,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來二七投資興業。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