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玉門:不斷將營商環境“軟實力”變為經濟發展“硬支撐”
摘要:今年確定的123個重點項目中,56個企業投資項目需要限期辦理的事項849項,已辦結708項,辦結率83.39%。
中國發展網訊 “我很愿意充當‘橋梁和紐帶’,向更多的企業家朋友宣傳玉門的招商政策和投資環境,一同到玉門投資興業。”7月10日,在第三十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現場,來自深圳的客商托普思維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司華龍表示,玉門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府服務效能大幅提升,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個好的營商環境是商業先行者主動出擊的動力之源。近年來,甘肅玉門市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打造首家以“四個一”為核心的“管家式”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建立了企業從“準入”到“準出”、項目從“考察”到“投產”的完整服務鏈條,實現營商環境的迭代升級,打造為企服務“新高地”。
改革有力度
從40個部門單位和企業的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市民中心服務大廳,到“首席代表”負責“一支筆”審批;從“一件事一次辦”到便民利企“跨域辦”。玉門市圍繞打造“服務最優、效率最高、環境最好”的投資興業“新高地”目標定位,將最契合的優質服務、最優渥的發展環境嵌入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全面推動產業鏈精準招商,一批體量大、質效高、帶動強的項目相繼落地。
投資410億元的巨化硅氟新材料一體化項目落地玉門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前期的手續辦理過程中,玉門市組織專班,多次赴省進京匯報爭取,在省、市部門的合力攻堅下,35項前期手續中完成項目開工必備的30項,確保了項目順利開工。
圖為玉門光熱儲能+光伏+風電示范項目 王小龍攝
在持續深化“標準地”改革過程中,玉門市推進土地資源和項目信息精準對接、高效配置,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有效降低企業用地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
創新有高度
“現在的市民中心,既是玉門的地標,顏值擔當,又是玉門行政進步的代表,真正實現了‘最多跑一次’的便民辦事。這次來辦房產證,以前聽說要跑好幾個地方,各種繁雜的手續證明,現在只要帶齊材料,一次性搞定,當場拿證,實在太方便了!”市民孫銘說。
圖為玉門“金牌店小二”幫辦代辦服務隊伍 玉門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玉門市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重構跨部門辦理業務流程,優化前后置環節,推動申請表單多表合一、線上一網申請、材料一次提交,2024年辦理“一件事”1590件。
為了更好地服務前來辦事的市民,玉門市開通免費郵政EMS快遞服務,將打字、復印、照相、掃描等配套服務全部免費提供,年均為群眾企業減免費用近300萬元,各類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的基礎上壓減了94.41%。
梳理公布《玉門市招商引資類項目高效審批“一表告知清單”》,招商引資項目手續由53項減為21項,材料壓減率達到37%,為項目手續“再瘦身”。
今年確定的123個重點項目中,56個企業投資項目需要限期辦理的事項849項,已辦結708項,辦結率83.39%。
開放有廣度
為方便群眾辦理業務,玉門市從細節入手,推行“上門辦、就近辦” 。在落實社保、醫保、就業等高頻涉企服務事項下沉園區辦理的基礎上,將項目備案、土地出讓等常規工作納入園區受理,在線審批。同時,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排查法律風險、解答法律問題,受到企業一致好評。
此外,玉門市還探索了“國有企業+銀行”融資模式,開發訂單融資、倉單質押等“短平快”供應鏈金融產品,開展“行長進園區”活動,針對性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不僅如此,建成的全省首個縣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為群眾辦事提供了方便,社會信用體系對接省級平臺各類信用信息數據94986條,歸集“雙公示”數據3400條,運用“信用審批”模式完成項目審批388項。
現如今,全國最大的陜煤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落地玉門;中石油首個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開工建設;中核新奧70萬千瓦“光熱+”等項目加快實施;艾郎風機大葉片、魯玉東壹高分子絕緣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接連引進的大項目,成為玉門不斷趕超、跨越的底氣,玉門市不斷將營商環境“軟實力”變為經濟發展“硬支撐”。(謝歡)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