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好基層減負賦能“雙面繡”,“一平臺辦理”改革試點全省設區市全覆蓋
摘要: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運行后,所有基層群眾高頻事項產生的辦事數據,將由部門業務系統,通過省數字政府政務中臺實時回流到“高頻事項一平臺”,讓基層實時獲取。
9月5日,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在徐州、淮安、揚州、鎮江、泰州5個設區市的26個試點鄉鎮(街道)同步上線。至此,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改革試點實現了全省設區市全覆蓋。標志著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這一全國首創的改革舉措已取得實質性突破,將有效為基層減負賦能。
聚焦基層痛點開出改革“處方”
為何會有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改革?
為推進基層減負賦能、增強基層治理能力,今年以來,省數據局通過召開座談會、蹲點調研等方式,在全省鄉鎮(街道)、村(社區)征集常辦高頻事項,并征求省級主管部門意見,綜合形成了基層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高頻事項集中在社保、醫保、民政、稅務等領域,辦件量占基層辦理量約八成,其中僅社保事項,基層年辦理量就在50萬件以上。”省數據局副局長張旻介紹。
省數據局決定開展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改革試點,與5家省級部門聯合印發《推動“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試點實施方案》。8月2日,在省數據局統一組織下,“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在8個設區市的32個鄉鎮(街道)率先落地運行,為“一平臺辦理”改革作出示范引領。
之后一個月,徐州、淮安、揚州、鎮江、泰州5市按照省統一部署,壓茬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工作,在學習借鑒第一批試點地區工作經驗基礎上,高效完成市政務服務平臺與省級部門系統對接,有序在試點鄉鎮(街道)部署,完成功能測試并開通上線。
截至目前,“基層一平臺”已部署至13個設區市的58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一些基層人員反映,以前基層辦事服務大廳有10多套部門業務系統,網絡不互通、數據不共享,窗口人員需要登錄不同系統有時還需要切換不同網絡、配置專用電腦,賬戶多了記不住,就往電腦上貼小紙條,“如今一個賬號一個密碼辦妥,小紙條用不上了!”
30個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
江蘇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貫通了5個省級部門網絡和系統,30項高頻事項入駐設區市政務服務平臺,讓基層人員和企業群眾在一個平臺上就能辦理。
線上“一網通辦”。在江蘇政務服務網上線“一平臺辦理”專區,發布30項高頻事項辦事指南,提供網上辦理入口,實現全省一張辦事指南、一個網辦入口,企業群眾可以通過專區在線申請。
線下“綜合服務”。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工作人員登錄“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即可辦理所有高頻事項?;鶎?ldquo;全科窗口”進一步實現了“一窗受理、綜合服務”。
統一事項辦理標準?;鶎痈哳l事項的基本信息、受理標準、辦理情形、辦理時限、收費信息、材料清單、審批結果等辦理要求全省統一,基層人員依照省統一標準開展辦事服務,避免了事項清單線下線上兩張皮、辦理標準地區不一致等問題。
首創“條融塊合、敏捷服務”新模式
面對行業部門平臺多、系統多、賬號多的情況,省數據局采用“收辦分離”“應用接入”兩種模式,在沒有推倒原有平臺,沒有進行新系統建設的前提下,通過小幅改造、接口對接、頁面集成等實現省垂系統和市級平臺對接,為基層人員和企業群眾提供敏捷高效服務。
實現了“網絡通”。突破專網專線限制,省民政救助系統、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省醫保公共服務平臺、省電子稅務局等系統專網與電子政務外網打通,與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互訪。
實現了“用戶通”。在省級政務服務平臺支撐下,省垂系統和市級平臺跨系統互認工作人員身份信息,1192名基層工作人員賬號登錄市級平臺即可訪問省垂系統。
實現了“應用通”。將省垂系統中30個高頻事項的辦理功能全部封裝為標準應用,市級平臺接入使用,不改變原有頁面樣式、辦理功能和辦事流程,基層人員“無感”切換使用。
實現了“數據通”。以省政務中臺為數據調度中樞,省垂系統產生的每一筆辦件數據,第一時間回流至市級平臺,辦事數據及時落地基層。
全省所有鄉鎮(街道)年底全覆蓋
江蘇省有1237個鄉鎮(街道),基層對政務數據需求旺盛?;鶎痈哳l事項“一平臺辦理”運行后,所有基層群眾高頻事項產生的辦事數據,將由部門業務系統,通過省數字政府政務中臺實時回流到“高頻事項一平臺”,讓基層實時獲取。
為了推動數據下基層、見群眾,“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還對接“蘇在線”數據直達基層系統,提供201個國家部委及下屬機構數據目錄9919類,上架48個省級部門數據目錄281類,讓基層人員在“一平臺”既可以辦事,也可以申請獲取。同時,“一平臺”還將通過對接省公共數據平臺,在線調用申請人信息、電子證照等,推進“免證辦”,減輕基層填表報數的負擔,提高基層辦事效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下一步,省數據局將認真總結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改革試點的經驗,做好擴面、擴事項、擴綜窗工作,以釘釘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續深化減負工作,“力爭2024年底全省所有鄉鎮(街道)實現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用數據手段為基層織好減負賦能‘雙面繡’,讓廣大基層干部群眾放開手腳、輕裝前行,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發展、辦實事。”張旻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聶偉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織好基層減負賦能“雙面繡”,“一平臺辦理”改革試點全省設區市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