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三亞:“輕車壯馬”為基層減負賦能

2024-10-29 16:02 三亞日報
基層減負

摘要:當前,三亞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繁復考核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實上。

“以前各種各樣的標識牌掛滿了辦公室,又多又亂。經過清理整治,社區清理掉57塊牌子,現在清爽多了。”近日,吉陽區南新社區有關負責人指著居委會門外墻上殘存的印記感嘆道,這都是以前墻上各類牌子經過風吹日曬留下的痕跡。如今,南新社區門外只懸掛黨組織、居民委員會、居務監督委員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5塊標識牌。

變化,源自三亞為基層減負賦能的有力舉措。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鶎庸ぷ髑ь^萬緒,基層干部肩負著落實各項政策、服務人民群眾的重任。當前,三亞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繁復考核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實上。

讓“指尖”松綁

“潘書記,我的養老保險資格認證還有些手續需要問您”“潘書記,我們那棟樓樓道里應急燈壞了,需要修理”……

在崖州區東關社區經??梢钥吹揭粋€忙碌的身影,他便是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潘立仁。

每天早上一睜眼,潘立仁都會第一時間打開手機,仔細收集居民留言、處理居民反映事項并檢查進度,然后拿出他的筆記本——里面記錄著居民的急難愁盼事項。

從社區公共事務管理,到日常鄰里糾紛調解,潘立仁始終堅持“以心換心,切實為居民解決難題難事”,逐漸贏得居民信任。這份認可,也讓他推進工作更順暢。

“以前一睜開眼就是各種工作群信息轟炸,很多都是重復的,居民的需求都被‘埋’下去了。”潘立仁介紹,東關社區在專項整治工作開展前,社區大部分工作人員手機里各種政務工作群數十個,各種職能交叉、長期不使用“僵尸群”和臨時性工作群長期存在于工作人員手機中,工作人員不敢退群、不敢刪除聊天記錄,生怕之后錯過通知。

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后,東關社區全面清退微信工作群,只保留1個海政通工作群用于下達各類工作通知,同時加強與區委、區政府相關部委局辦溝通,整合清退多頭重復及“僵尸類”政務工作群,極大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東關社區的例子是三亞深入為基層干部“指尖”松綁的生動縮影。

數據無言,卻最有說服力。上半年,全市共排查梳理出網站66個、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70個、政務公眾賬號603個、網絡工作群2450個;已清理注銷政務公眾賬號133個、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5個、網絡工作群組902個。

大力精文減會

文山會海,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中的老大難。

開會、發文都是推進工作的手段,本身必不可少。但不少基層干部反映,基層并不是怕開會、發文,而是怕開和自己關系不大的會,怕發不切實際、內容空洞的文,更怕上下一般粗,缺乏針對性,又層層加碼、濫提基層無法落實的任務要求。

對此,天涯區儋州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薛炳忠深有感觸。

“以前會多,每天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提到開會,薛炳忠搖了搖頭。

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文山會海”等問題,三亞著力解決文件會議過多過頻過濫問題,形成精簡文件會議、改進會風文風的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反彈。市委、市政府帶頭“減量加效”,進一步壓減全市性大會數量,創新實行不參會申請制度;發布“五提示一通報”。同時,三亞嚴格文件審核、錯情退文通報機制;建立調研材料庫,縮減調研頻次和規模,做到一次調研、一個地方解決多項問題。

精文簡會動了真格,基層干部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今年我參加的會議數量至少減少了一半。開會全是干貨,上面任務布置明確,下面聽得真切。”薛炳忠直言,現在會議少了,講實事了;套話少了,效率高了。

一組組數據,正是變化的真實寫照:上半年,全市精簡范圍內發文392件、開會136次,同比分別減少62件、30次。建立市級層面督查檢查考核計劃和備案“一張表”管控機制,明確8項工作原則,嚴控總量和頻次,對違反要求的列入“黑榜”通報;已將市直單位報送的74項“督檢考”事項整合成20項,同比減少64.9%。

為基層賦能

減負工作的深入開展,為基層帶來全新氣象。

如今,全市基層治理效能得到大力提升:

——完成10個村(社區)優化調整,在全省率先啟動并完成“墾”與“地”基層治理單元融合調優。

——印發《三亞市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優化調整方案》,優化黨建引領下的“2+N”,調整優化基層賦權事項144項。

——在全省率先出臺《進一步規范社區和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實施方案》,明確社區和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出具證明事項等“三張清單”,通過合并同類項和減少協助事項12項,依法協助類由原來的36項壓減為18項,減少協助事項率33%。

——依法證明事項由原來的14項壓減為6項,取消了無房屋證明、貧困證明等9項證明。

——明確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外部掛牌為“1+5”、社區為“1+4”、內部保留7塊標識牌,在綜合服務設施內部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內部懸掛標牌。

——明確規定不得將村級組織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招商引資、安全生產等事務的責任主體。

減下的是負擔,增加的是能力。

海棠區洪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康熙的名字,近段時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微信運動步數榜的前幾名。

“基層‘包袱’輕了,我們的工作干勁更足了,每天都要為鄉村振興工作奔波忙碌。”王康熙說,在一線為群眾紓困解難,心里更踏實,也更有成就感。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當下,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走出機關、走進群眾,主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困難攻克在一線。

來源:三亞日報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三亞:“輕車壯馬”為基層減負賦能)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