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寧夏銀川:減負擔 賦能基層治理

2024-12-27 18:08 光明網
基層減負

摘要:為了讓基層干部更好輕裝上陣,2024年4月份開始,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采取書面征集、座談交流、實地調研等方式,重新制定村居權責指導目錄。

光明日報 記者張文攀 閆磊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璞駿

12月10日,冬雪迎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文昌路街道翟靖巷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謝淑玲剛結束入戶走訪回到黨群活動中心門口,氣兒還沒喘勻,就瞧見不遠處一個顫顫巍巍的身影:“吳阿姨,路上這么滑,沒啥要緊事可不敢下樓溜達了。需要跑腿幫忙的,一個電話我們就來了!”

謝淑玲告訴記者:“現在在基層,很多事項取消了,我們減負,但不減服務,得空就去居民家里‘扯磨’,問問鄰里關系、家庭困難,聊聊文明養犬、更換一下樓道燈……”

為了讓基層干部更好輕裝上陣,2024年4月份開始,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采取書面征集、座談交流、實地調研等方式,重新制定村居權責指導目錄。

“新的指導目錄取消村級事項42項、社區事項41項,全面劃清社區(村)職責界限,讓基層干部履職有目錄、減負有清單、干事有依據、服務有時間。”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工作人員邢瑞延告訴記者,落實新的指導目錄后,在減負幅度比較大的社區,承擔的各級事項、報表由269項減至50項,減少了81.4%。

在銀川市金鳳區賀蘭山中路街道世悅社區,綜合服務窗口從原來的5個壓減為1個,社區的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反倒提升了。

“以前好幾個窗口,一個窗口只能辦一件事,碰上辦事員不在,只能干等著?,F在好了,一個窗口能辦所有事,工作人員還貼心地告訴我們各類流程和注意事項,方便多了。”世悅社區居民馬蘭芳感慨。

世悅社區黨委書記郭麗告訴記者,將多種事項統一到一個綜合窗口,從前成天坐在工位上的辦事員可以騰出更多時間走訪入戶,進行信息摸排、矛盾調處等?,F在,社區辦事人員下網格走訪居民的時長占到工作時長的50%以上。

“為了防止相關問題一抓就好轉、一松就反彈,我們還需要監督的眼睛。”邢瑞延說,銀川市從村(社區)兩委班子、監督委員會成員、社會組織負責人和村(社區)熱心村(居)群眾中,選聘了30名減負觀察員。

據了解,減負觀察員主要關注責任泛化、權責不一致、部門隨意向村(社區)攤派、以屬地管理名義變相向基層壓擔子、甩包袱、轉嫁責任等現象,以及機制牌子、證明事項、借調人員清理不到位等問題,發現問題可直報市級社會工作部門。目前,銀川市委社工部共收到觀察員反饋問題10條,下發工作提示函5期,相關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

基層治理,既要減輕負擔,還要做好賦能。38路公交車是銀川市興慶區前進街街道居民出行的重要線路,但站臺設施不完善的問題,一度讓沿線居民乘客頗感困擾。家住塞上驕子小區的82歲老人張佳芬是38路的??停?ldquo;腿腳不方便,等車時間長了站不住,要是有個坐的地方就好了。”

2024年4月,銀川市前進街街道銀華社區黨委書記吳萍入戶走訪中了解到這個情況,便著手協調解決。“社區‘吹哨’后,銀川市公共交通公司辦公室第一時間響應,5天時間就完成了相關站臺升級,新增遮雨棚、長凳等便民設施。”吳萍說。

銀川市出臺《銀川市“村(居)吹哨、部門報到、接訴即辦”工作機制(試行)》,將社區(村)作為吹哨發起方,賦予社區(村)更多的自主權和指揮權,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目前,銀川市共為群眾解決煩心事、揪心事2223件,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難題部門報到、訴求快速響應”的治理效果。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26日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寧夏銀川:減負擔 賦能基層治理)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