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關稅戰陷入進退維谷困境
摘要:受關稅戰影響,中國減少或暫停自美國進口商品,美國商界也不得不面對尋找新的商品市場和供應地的問題。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 季曉莉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顧國內外反對聲音,一直在為他的貿易戰政策大廈“添磚加瓦”。4月20日,他在社交媒體上列舉了8項所謂的“非關稅作弊”手段,并直接點名歐盟和日本對美國設置了非關稅壁壘。他對積極前來談判的日本提出了一系列條件,比如將美對日貿易逆差縮減為零,日本要按美國的要求大規模采購美國商品,而美國對日本加征的關稅已涉及鋼鐵和汽車等重點行業。日本首相石破茂則表示不打算退讓太多。
越來越多的國家不想對美迅速妥協。當地時間4月22日,泰國總理佩通坦表示,泰國將推遲原計劃于4月23日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同一天,越南總理范明政強調與美談判應確保與越南現在的國際承諾保持一致,防止“對其他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股債匯“三殺”資金紛紛避險
美國近期的股債匯“三殺”史上罕見。4月至今,美元指數累計下跌5%,標普500指數下跌6%,10年期美債利率上升11個基點。從基本面講,市場在定價“美國的滯脹”以及一個“沒那么差的歐元區”。
上周,歐洲央行宣布自2024年6月以來第七次降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為“太遲先生、大輸家”,并再次要求立即降息,暗示或考慮將其撤職。這導致市場開始擔憂美聯儲的獨立性。當地時間4月21日,美股大幅下跌,美元指數跌破98關口,為2022年3月來首次,日內跌超1%。
美元資產遭拋售,受避險情緒升溫推動,黃金價格大漲逾2.5%,突破每盎司3420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累計漲幅已達30%;日元需求也在飆升,新加坡債券收益率曲線不斷走陡,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Nifty50指數創下2021年2月以來的最大五日漲幅。
4月22日,特朗普公開談話稱對自中國進口商品關稅過高,將大幅降低,但不會降至零。一邊想達成協議,一邊極限施壓,特朗普“算盤”雖響但“效果”不佳。
中美進出口因關稅生變
受關稅戰影響,中國減少或暫停自美國進口商品,美國商界也不得不面對尋找新的商品市場和供應地的問題。
中國3月已經停止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此前兩個月從美國的進口量已大幅下降,第一季度降幅達到70%。由于中國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征125%的關稅,中國已經轉向從印度尼西亞和卡塔爾進口液化天然氣。
據路透社報道,第二架原計劃應交付給一家中國航空公司的波音飛機4月21日返回美國。航班追蹤網站AirNav Radar的數據顯示,這架737MAX8飛機4月21日離開波音公司位于舟山的完工與交付中心后,降落在美國海外屬地關島。此前已有一架原計劃交付給廈門航空的波音飛機,返回波音在美生產中心。
美國嬰幼兒產品公司美國滿趣健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鄧恩表示,新關稅政策導致該公司叫停部分亞洲訂單,公司一些產品會在3個月內售罄,而美國沒有足夠的制造專業知識和自動化水平來實現該公司數千種產品的批量生產。據美國青少年制造商協會估計,90%的美國核心嬰兒護理產品和用于制造嬰兒用品的零部件都是在亞洲生產,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富士康班加羅爾新工廠已試產3~4個月,2025年目標產量達2500萬~3000萬部iPhone,是2024年1200萬部的兩倍以上。盡管中國仍是iPhone攝像頭模組、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地,但組裝環節外遷正在進行中。
近期,DHL、FedEx、UPS等物流企業或暫停貨運、或加收費用,跨境物流復雜度加重,給供應鏈帶來挑戰。港口收費成打壓中國“又一招”特朗普當然沒有停止對中國的“圍堵”。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式公布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的301調查結果,提出最新限制措施,擬對中國船只征收港口費用,意圖在海運業、供應鏈等方面打壓中國。
根據最新方案,費用將基于船舶凈噸位計算,中國制造、非中國運營的船舶每次??棵绹劭趯⒈徽魇彰績魢?8美元的費用,而中國制造且中國運營的船舶費用則高達每凈噸位50美元,且之后逐年遞增。Ar-row Shipbroking Group的研究部門估計,這意味著非中國運營的中國制造超級油輪每次停靠美國港口的費用約為190萬美元,而中國自營的超級油輪費用則高達520萬美元。
目前,中國制造的油輪數量約占全球一半??死松芯恐袊鴧^總經理、首席分析師幸月分析,中國建造的船舶在全球艦隊中的占比為23%,當前中國船廠手持訂單占比在60%以上,美國征收港口費用短期內可能加速訂單向日韓轉移。
3月,韓國憑借穿梭油輪和大型集裝箱船訂單,成交新船訂單19艘360萬載重噸,按載重噸計,全球市場份額為67.5%;中國船廠全球市場份額為30.4%,位居第二;日本全球市場份額為1.9%,位居第三。日韓新船價格比中國高30%~50%,如果未來訂單從中國轉移到日韓,或導致全球船價上漲,推高航運公司運營成本。
專家認為,中國造船企業及航企可以搶占新能源船舶技術高點,對沖負面影響;提高國內船舶配套產品的能力,重要設備完全自產,提升高端船舶市場份額;調整航線、優化運力結構緩解沖擊,擴大陸路運輸網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強化港口合作,構建自主可控的全球物流節點網絡。
關稅戰還遠未終結。日前,特朗普又簽署了一份《恢復美國海產品競爭力》的行政令稱,美國近90%海產品依賴進口,并產生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因此,他要求加強對主要海產品出口國貿易行為的審查,包括可能采用301條款發起調查。存在潛在被調查可能性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俄羅斯、越南、印尼、泰國、西班牙等。
嚴查“轉口”貿易還在發酵
美國不僅要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還要嚴查“轉口”貿易。當地時間4月21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其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晶體光伏電池反傾銷與反補貼稅的終裁稅率。個別柬埔寨企業被裁定反補貼稅率達3403.96%,越南被裁定的傾銷稅率最高達271.28%。這些稅率將于5月20日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最終損害裁定后生效。
業內消息稱,4月15日,美國海關啟動了新的原產地核查系統??雌饋?,2019年擱置的《貿易執法強化法案》正被美國政府重啟。該法案規定,“關稅欺詐”最高可判20年監禁,“轉口”罰款是逃稅額的300%,還要追繳10年利潤外加賬戶凍結?,F在,美國還在推動《打擊第三國轉運法案》的立法進程,預計將通過制定更為嚴苛的貿易法規來加強執法力度。一旦實施,通過第三國轉運商品以規避美方關稅的中國出口企業,或將面臨經濟處罰和刑事追責的法律后果。
自2012年起,美國便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貿易限制,迫使中企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至2023年,東南亞四國占美國光伏進口量的75%,越南一國占26%,出口額超40億美元。未來加征關稅后,東南亞光伏產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受到擠壓。專家認為,中國光伏企業需要重新調整市場布局,加大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開拓力度。
中國開展多元化布局
面對“圍堵”,中國正在全球“多點開花”展開經濟接觸,消息不斷傳來。
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22日報道,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于4月22日~24日訪問中國,與中方高層舉行會談,并帶來日本首相石破茂致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期待有助于促進兩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18日報道,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主張英國應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的伙伴關系。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15日報道,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前往北京,以重啟英中經貿聯委會會議。他認為大量英中貿易是在無爭議領域中的,如農業、生命科學和汽車行業。
據《印度商業線報》4月20日報道,中印已啟動恢復直航的進程,計劃4月底或5月初舉行代表團會談,重點聚焦重啟直航的“方式和方法”。中國廉價航空公司或借此機會進入印度市場。中印雙方均希望通過放寬限制和增加直飛航班來重振旅游和商務出行。
4月17日,中國與馬來西亞發布《關于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首屆“中國—東盟—海合會”峰會計劃于5月28~29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將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能源安全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旨在加強三邊經濟體緊密聯合與全方位合作。
多元化成為中國走出對美外貿困局的有力“武器”。根據中國制造網的統計數據,今年廣交會境外采購商同比增長8.9%,“一帶一路”國家占比達72%,金磚國家占比達27.4%,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占比達11.7%。中東的采購商大幅增加,整體占比達14.3%,沙特、阿聯酋等國買家表現活躍;南亞和東南亞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之一,尤其是孟加拉國,占比達到12%;巴西和阿根廷等一些南美國家受益于簽證便利政策,采購意愿顯著增強。
近日,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在過去10年持續增長,2023年存量接近3000億美元。從區域分布看,亞洲特別是東盟國家長期是重點投資對象,反映出中國“近岸外包”供應鏈戰略的延續。然而,近年來對拉美和歐洲的投資顯著上升,表明中企正加快布局全球,借助多元化市場應對地緣政治壓力和貿易壁壘,同時也在尋找具有更高附加值和本地化生產的增長機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