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累計提供招聘崗位超100萬個
摘要:穩就業既實打實提供就業崗位,又心貼心提供就業服務。今年以來,中國海油已撥付超過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對口幫扶縣市開展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貧困人口就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在深度貧困地區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國海油與當地企業共同出資1000萬元,在臨潭縣建成生產工服、工鞋等勞保用品的扶貧車間。
國資委將穩就業放在“六穩”之首,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三類重點人群,組織中央企業集中開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統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等工作,在穩就業方面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穩就業任務十分艱巨。中央企業正在穩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西電集團不僅把招聘現場搬到了網上,還擺到了生產現場,讓我們從第一視角感受大國重器和央企的魅力,而且宣講過程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史、產業布局、科技創新、招聘需求等情況,深深地吸引了我……”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益門鎮上村的川大畢業生向華云說。向華云在看完中國西電集團在“國聘行動”云宣講專場直播后,隨即提交求職簡歷,通過視頻面試后,最終成功拿到offer。
向華云順利就業,是國資委通過開展“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穩就業的一個注腳。
“截至目前,中央企業累計提供招聘崗位數已超過100萬個。”國資委有關負責人透露,國資委將穩就業放在“六穩”之首,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三類重點人群,組織中央企業集中開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統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等工作,在穩就業方面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端招聘幫助應屆生就業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規模創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許多現場招聘會開不了,勞動力市場需求減少,給高校畢業生求職帶來困難。
“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讓我們秒變主播。”中國西電集團人力資源部招聘主管楊文冬如是感嘆。
疫情防控期間,中國西電集團推出線上“云”招聘,實現招聘不打烊。與國內各大高校聯系,累計參加各大高校舉辦的線上雙選會72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復雜的就業形勢,中央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空中”搞宣講、測評上“云端”、面試連視頻、簽約無接觸……在對應屆生的就業支持中各盡其能、各顯神通。
航空工業集團所屬航空工業太航打破薪酬束縛,提高院校對口、專業對口生源待遇,擴大招聘規模。通過線上初步篩選,線下電話聯系,多次開展網絡面試視頻會,實現崗位發布、應聘、面試、用工備案等工作全流程網上辦理。
中國電科在北京大學啟動高校招聘網絡宣講活動,這是北大歷史上的首場“空中宣講會”,也是中國電科參與規模最大的一次宣講會,更是疫情發生以來國內高校與央企總部的首次“強強聯合”。
據了解,中國電科攜旗下近40家成員單位面向80余個專業類別,提供了700余個就業崗位,吸引6.7萬人在線觀看,獲得1.7萬人次點贊。
中國石油2020校園招聘總數達到8000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按照信息發布、簡歷收集、資格審查、測試面試、簽約公示等程序進行線上招聘;中國三峽集團2020年高校畢業生計劃招聘1748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200人。其中“優先推薦錄用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部分崗位重點面向湖北地區高校畢業生招聘”兩條新政策讓今年的招聘格外暖心。
以點對點方式吸納農民工
農民工就業受疫情沖擊影響最直接,也是當前“穩就業”的重中之重。農民工就業一頭連著村民脫貧致富,一頭連著企業復工復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中央企業通過“點對點”方式,在建和新建項目大力吸納農民工就業。
為實現疫情期間農民工“無接觸”式上崗,中國電建河北工程公司專門研發應對疫情防控的培訓軟件,利用網上學堂對農民工進行“云培訓”。對新入廠的農民工采用手機培訓平臺形式,進行入廠教育、安規培訓、視頻指導,讓那些“放下鋤頭、拿起扳手”的農民工快速、便捷地掌握工作要求。
中國華電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穩就業,就地就近吸納勞動力參與生產建設。中國華電金上川藏段梯級電站項目重點部位和關鍵線路全面復工后,現場施工人員達4000余人;寧夏銀川“東熱西送”工程采取就地招工、就地吸納方式,吸納當地群眾和農民工參與建設達1300余人。
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按照“貧困戶優先、本地優先”的原則,出臺幫助因疫情影響滯留農民工就業措施,在招工過程中優先錄用當地農民工,主動為農民工提供基本技能培訓、安全知識培訓,并在其通過安規考試、疫情排查等措施后安排進場施工作業。同時,吸納從事物資搬運、坑洞開挖、電桿組立、地面基礎作業等輔助工種,最大限度保障和增加農民工收入。
中國石化在疫情發生后出臺穩定農民工崗位和使用數量等針對性措施,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召集農民工返崗復工,穩定農民工就業7萬余人。
對貧困地區開展就業幫扶
“我原來在石家莊修鐵路,受疫情影響,已經3個月沒有打工了,真沒想到能在這個特殊時期順利找到工作,生活更有盼頭了。”來自寶雞市麟游縣的農民工李繼紅就是本次“穩就業”行動的受益者。
今年4月,中國西電集團赴定點扶貧縣——寶雞市麟游縣開展就業幫扶專場招聘會,當了解到麟游縣農民工李繼紅的就業困難后,立即聯系了集團所屬西電寶雞電氣,幫他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根據國資委關于聚焦三類人群穩就業的工作部署,中央企業在積極推進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的同時,堅持開展就業扶貧,多舉措主動吸納或幫助貧困地區勞動力就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四川秦巴特困山區當地勞動力滯留,就業及扶貧壓力加大。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巴中至萬源高速公路項目在保證自身工作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情況協調安排當地貧困人口務工就業,截至目前錄用達州、巴中兩市勞動力合計1400余人,增加居民收入,助力脫貧工作。
中交集團為精準對接貧困地區就業需求,在調動扶貧干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深入怒江蘭坪縣鄉鎮、村組講解政策,協調人社部門及用工單位,及時提供適合農民工的用工崗位;中交二航局、中交四公局等子公司主動聯系怒江州就業局、蘭坪縣人社局等部門,了解當地就業需求,積極提供就業崗位;中交三公局多次舉辦怒江勞動力引進會,并在怒江各縣區發布招工信息,吸納當地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
特設就業崗,專招貧困戶。國家電網新疆電力加大精準就業扶貧力度,根據工作業務需要,面向策勒縣貧困戶提供保安、保潔等就業崗位700個,針對該縣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300個,進一步帶動深度貧困戶脫貧奔小康。按時上班、按月領薪、收入穩定的工作生活,點燃了許多貧困家庭的希望。
穩就業既實打實提供就業崗位,又心貼心提供就業服務。今年以來,中國海油已撥付超過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對口幫扶縣市開展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貧困人口就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在深度貧困地區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國海油與當地企業共同出資1000萬元,在臨潭縣建成生產工服、工鞋等勞保用品的扶貧車間。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強調,穩就業是一項長期任務,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央企業將持續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大局穩定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呂婭丹
(原標題:中央企業累計提供招聘崗位超10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