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青云鎮“四字訣”牢牢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摘要:2020年,排查重點監管單位283家次,排查各種安全隱患837項,督促整改完成837項,整改率達100%。
中國發展網訊 李國青、記者殷曉旭報道 近年來,山東省臨沭縣青云鎮深入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強化風險意識,做好“應、急、值、守”文章,將各類突發事件處置在萌芽狀態,牢牢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應”在民心所向。“民心所向,政之所往。”青云鎮把“人民”二字鐫刻于心、落實于行,厚植為民情懷,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做好人民忠誠的服務員,當好人民利益的守護者。一方面,該鎮通過懸掛橫幅、宣傳車巡回廣播、村村響廣播宣傳、發放安全生產明白紙、張貼宣傳公告等方式,讓安全生產意識傳進千家萬戶。同時采取入戶咨詢、座談交流等方式,廣泛發動群眾力量,廣泛收集民智民計。另一方面,堅持把群眾“是否認同、是否滿意”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標準,堅持敞開大門做工作、抓落實,真心誠意傾聽群眾意見,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抓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不斷推進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微信交流群、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及時將工作成果進行發布,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工作進展、表達意見建議,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能。
“急”在民之所需。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憂。“預計8月13日至15日臨沂市內有強降水天氣”。接到氣象預報,青云鎮立即啟動防汛防洪預警機制,密切關注降水情況,建立巡查隊伍,對鎮轄區內地質災害點、河道、水庫、危房等安全隱患點開展拉網式排摸檢查;對易受災群眾進行入戶走訪,妥善安排轉移安置工作;對防汛物資全面清點,查缺補漏,加強落實監管,并指派專人負責管理。災情發生后,青云鎮鎮村干部全員在崗,連夜作戰,積極投入抗洪救災工作。鎮黨委領導班子深入抗災前線,科學調度,指揮抗災工作;調動人員進村入戶,逐一排查災情,全面做好受災群眾人員、財產轉移并妥善安置工作;及時統計具體受災情況,以便開展災后慰問活動,幫助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值”好臺前幕后。一方面做好“臺前”工作。實行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帶班、應急值班人員、專業技術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嚴防死守。同時,不斷加強應急值班業務學習,確保值班人員熟練掌握各類突發事件性質特點、處理流程和響應措施,做到人人熟悉業務,確保在接報處置工作中高效迅速、調度有序、處置得當。一方面抓實“幕后”文章。由班子成員帶隊,副科級領導工作區部門參與,重點對企業夜間安全生產、村級應急值守、森林防火、非法生產等方面持續開展夜查。切實排查消除夜間安全隱患。對發現出來的問題隱患,按照首查負責制,督促責任主體逐項明確責任人員、整改時限,逐個登記建檔、整改銷號。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問題隱患整改不力的,依法依規啟動安全生產事前問責機制,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
“守”護一方平安。青云鎮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按照行業領域劃分,堅持“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實行“一個行動、一個專班、一套方案”,分類推進安全生產隱患整治,徹查安全隱患,堵塞管理漏洞,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加強從源頭上防范發生事故的風險。2020年,排查重點監管單位283家次,排查各種安全隱患837項,督促整改完成837項,整改率達100%。同時,深化法治建設,開展專項治理,扎實開展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一般工商貿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有力推進安全生產隱患整治與“打非治違”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積極探索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派駐副科級干部、部門負責人、公務員為企業網格化包保人,對企業安全生產進行督促落實,解決安全生產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