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富邦:今昔對比大變樣 上海幫扶顯成效
摘要:近年來,上海傾情幫扶瀾滄縣富邦鄉,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扶強扶壯養殖產業,切實打造新農村宜居宜業環境,平安村芒拐組的今昔對比,正是上海幫扶富邦鄉的一個縮影。
中國發展網訊 春日漫步在瀾滄縣富邦鄉平安村芒拐組,放眼望去,遠處修葺一新的民居散落山間;目光拉近,人畜分離的生態養殖小區正孕育致富希望;郁郁蔥蔥的樹木正感知著春天的氣息。但在過去,芒拐組卻是人畜雜居,糞污隨地排放,污水肆意橫流。
近年來,上海傾情幫扶瀾滄縣富邦鄉,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扶強扶壯養殖產業,切實打造新農村宜居宜業環境,平安村芒拐組的今昔對比,正是上海幫扶富邦鄉的一個縮影。
堅持規劃引領,確保項目落地
富邦鄉堅持謀定而后動,科學規劃平安村芒拐組,牢牢抓住百姓的關注點、鄉村發展的難點,提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上海幫扶項目,整合項目幫扶資金700萬元,規劃芒拐村民小組建設養殖小區配套設施和綜合功能提升項目,著力解決芒拐村民小組環境“臟、亂、差”問題,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為助推鄉村振興創造條件。
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鄉村
宜居不宜居,老百姓最有發言權。閑暇時分,坐在自家門前,看云卷云舒,這是現在平安村芒拐組組長張老七觸手可及的愜意生活。生態宜居是由一個個細節、一件件“關鍵小事”組成的。在這當中,農村人畜分離、生活污水的治理,無疑是改變污水無序排放、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升環境質量的重要一環。在芒拐村民小組,通過上海幫扶項目投資250萬元,用于集中養殖小區配套設施建設。養殖小區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有效改變了89農戶人畜混居的面貌;項目中配套完成建設完成雨污排水、垃圾池、公廁等項目,有效解決群眾污水亂排亂放、垃圾亂倒,全面治理項目區農村臟、亂、差現象,減少糞便垃圾和生活污水對環境的污染。芒拐依托富邦鄉“陽光超市”積分兌換,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動員群眾力量,真正讓芒拐村民小組干凈起來、整潔起來、靚麗起來;同時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將河道整治、農路渠橋涵管護、綠化管護、垃圾收集處理、畜禽糞污治理納入統一管護,不斷鞏固提升環境整治成果。
聚焦鄉村振興,做強富民文章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富邦鄉因地制宜,把畜牧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落腳點,通過上海幫扶項目,優化芒拐組農戶產業結構,豐富農戶增收渠道,直接帶動芒拐組89戶354人養殖農戶的經濟收入,解決61戶243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增收困難問題。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瀾滄縣富邦鄉平安村芒拐組通過上海幫扶項目,圓了村民的美麗鄉村夢,“生產·生態·生活”融合發展新模式,賦予了芒拐組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征程。(圖/文 李 斯)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