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河南桐柏駐村第一書記王濤: 大山深處譜寫扶貧壯歌

2021-03-29 23:58 中國發展網 崔光全 、 杜福建 、趙宗衛
扶貧

摘要:郭莊村地處河南省桐柏縣回龍鄉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是深山村、偏遠村,深度貧困村,基礎差、底子薄,村民散居在三道溝壑中,交通極為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幾年前在當地農村集市上,差不多一眼就能看出誰是郭莊人。

中國發展網訊  “陳東柱開辦了農家樂!”前不久,這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郭莊村。誰也想不到,這個長年在外務工、憨厚老實的脫貧戶,會是郭莊村第一個開辦農家樂的......談到開辦農家樂餐館的心路歷程,陳東柱說,是駐村第一書記王濤幫他開的“竅”,讓他樹立了發家致富的信心和力量。

如今,在郭莊村,像陳東柱一樣,脫貧之后的村民們,都在富而思進,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大家對第一書記王濤的感激之情時常溢于言表。

郭莊村地處河南省桐柏縣回龍鄉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是深山村、偏遠村,深度貧困村,基礎差、底子薄,村民散居在三道溝壑中,交通極為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幾年前在當地農村集市上,差不多一眼就能看出誰是郭莊人。

2015年10月,王濤駐村的第一天,雨后初晴,剛進村,他的車就陷進了泥溝里,村支書找人開著拖拉機把車給拽了出來。中午在村支書家中吃飯的時候,村“兩委”一班人說的最多的就是郭莊村生活條件差,發展困難多,言語之間透露出干部群眾對脫貧致富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當晚,王濤心潮澎湃,在駐村日記本上寫下誓言:一定要撲下身子,和干部群眾艱苦奮斗,村民不脫貧,自己堅決不撤崗!

2017年12月,第一任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屆滿,組織上征求他的意見,詢問他是否愿意繼續駐村。此刻,他想到了家人,想到了長年患病的母親,年幼的女兒說他是“飛人”,妻子則說他像個“野人”。一個個孤寂的夜晚,干完工作,想起家人,他有自責、有愧疚、有猶豫,但一想到郭莊的父老鄉親們,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他毅然決然地遞交了再干一屆駐村第一書記的申請。家,雖是幸福的港灣,但為了更多群眾的幸福,他決定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五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第一書記的工作考驗了他、鍛煉了他,也充實了他、教育了他,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豐富內涵,更加堅定了忠誠擔當的信念,更加牢固地樹立了在農村廣闊天地里鍛煉成長、淬煉成鋼的信心和力量。2016年至今,他先后被授予“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南陽市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桐柏縣優秀共產黨員”、“桐柏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明白這是組織的認可和鼓勵,激勵著他奮勇前行。

到郭莊村以來,王濤始終同群眾心連心、以心換心,與大家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樂在一起。貧困戶陳貴中交不起一家四口的城鄉居民醫保費用、養老金,王濤就替他墊交上;貧困戶賀心清的女兒初中畢業面臨輟學,王濤幫她聯系職業學校并跑到學校申請勤工儉學。每月,他都為五保戶劉中山送去食品,惦記著他的冷暖。駐村5年來,他累計為困難群眾墊交各類費用、愛心捐款達5萬余元。

2017年底,桐柏突降幾十年不遇的暴雪。因擔心村民的安危,在家度周末的他立即向郭莊村返崗。大雪紛飛,山高路陡,車輛漸漸無法通行,他只好步行20多公里,艱難地回到村黨群服務中心。他吃住在村里,用蛇皮袋裹著褲腿,步履蹣跚地訪遍了每一戶村民,察看受災情況,詢問衣食住行,直至大年三十中午時分,他才回到家中,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已端上桌,孩子奔跑過來抱著他說:“爸爸,我怕你過年不回家了呢!”抬頭看著父母、妻兒,王濤不禁淚眼婆娑。

在郭莊的每一天,王濤都努力為群眾辦好事、實事。村民王天興喂牛沒有了飼料,需要到回龍鄉街市上粉碎玉米作飼料。王天興開著載重三輪車,在泥濘中艱難爬行,王濤一路跟著、推著,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有時單膝跪地,甚至雙膝跪地,小石子磕在膝蓋處格外疼痛。往返30里路程,他們卻走了4個小時?;氐酵跆炫d家的時候,王濤的腿都已經紅腫了起來,走路一瘸一拐。正是從那天起,村民們更加信賴他,有什么事就跑來找他,有不少村民把蘿卜、白菜等蔬菜送給他。“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干群就有多少感情,能為鄉親們做點事兒,真好!”王濤深有感觸地說。

實現高質量脫貧,進而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王濤駐村以來,結合郭莊村實際,鼓勵村民圍繞“果、藥、菌”做文章。通過“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郭莊村實現了花生、艾草、林果種植全覆蓋;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組織全覆蓋;光伏分紅全覆蓋,產業獎補全覆蓋,就業全覆蓋,“7個全覆蓋”為郭莊村穩定脫貧打下了堅實根基。群眾形象地說:綠色銀行,致富保障;家有錢糧,心中不慌。

基礎打牢,群眾歡笑。駐村5年來,王濤東奔西走,累計為郭莊村爭取項目資金2000余萬元,健全完善了村里水、電、路、網、房、廁的綜合配套建設。如今的郭莊村,村組道路暢通無阻,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美麗鄉村大有可觀!

扶貧必扶志,治貧必治愚。王濤常說,不能讓脫貧群眾“富了口袋,癟了腦袋。”為此,他和村責任組完善了議事規則和村務監督機制,制定村規民約,舉行善行義舉先進典型表彰大會,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愛崗敬業典范、文明家庭,對模范戶頒發獎品、配綬帶、戴大紅花,還建成了同心超市,建成了家風家訓墻,成立了農民夜校,經常邀請文藝團體到村里慰問演出,舉辦郭莊村文化節,引導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百姓憂樂心頭事,一枝一葉總關情。2019年中秋節,桐柏縣回龍鄉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一派喜慶氣氛,郭莊村易地扶貧搬遷戶許鐵樁家中正在舉辦婚禮,新娘是鄰村人。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都說,鐵樁這3年來好事接二連三:2017年易地搬遷入新居,2018年光榮脫貧,2019年成功“脫單”,抱得新人歸。如今,許鐵樁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感謝黨、感謝政府,要不是黨的政策好,俺鐵樁咋會有今天?”

像許鐵樁一樣,在郭莊村,富民故事一樁樁,家家戶戶喜洋洋。鄉村靚麗民風淳,人心思進奔小康。從三類村到一類村、明星村、示范村,小康路上,郭莊的變化日新月異。“俺是郭莊人,村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就是俺奮斗的目標!只要群眾有需要,千辛萬苦不辭勞!”談到郭莊的未來,王濤充滿激情地說。(崔光全、杜福建 、趙宗衛)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