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以發布地冠名的全國性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德陽指數發布
摘要: 日前,賽迪顧問與四川德陽聯合隆重發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德陽指數。作為國內首個以發布地冠名的全國性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它是國內首個通過大數據平臺線上發布的數字經濟季度監測指數。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道 日前,賽迪顧問與四川德陽聯合隆重發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德陽指數。作為國內首個以發布地冠名的全國性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它是國內首個通過大數據平臺線上發布的數字經濟季度監測指數。
德陽指數通過賽迪顧問與德陽聯合搭建的“中國數字經濟大數據平臺”線上發布,開創了國內智能化指數發布的新模式。
首次發布的指數結果顯示,自2017年四季度以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整體呈現上升態勢,2020年四季度達到161.1,三年增長逾60%。新冠肺炎疫情給數字經濟的增長帶來了一定沖擊,2020年一季度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回落明顯。但與此同時,居家隔離觸發了全民數字化生存新機制,2020年二季度數字經濟指數大幅提升至145.0,環比增長10.6%。整體來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自2018年逐漸超越國內生產總值指數且差距不斷擴大,數字經濟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力日益增強。
分指標體系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產業、數字融合、資本熱力、創新動力指標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創新動力、數字產業受到沖擊較大。相比之下,數字基礎、數字治理、主體活力、民眾參與度指標水平有所提升,得益于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國家數字治理水平提升幅度最大。值得關注的是,疫情期間大量傳統企業關停,但主體活力指標不降反升,彰顯了數字經濟企業強大的生命力。
觀察3年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一級指標變化,八大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數字經濟構成中以數字基礎、數字治理指標提升最為顯著,增長率超80%,數字融合指標則提升有限,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仍任重道遠;數字經濟要素中以創新動力指標增長最為顯著,主體活力指標則僅增長19.5%,數字經濟潛力企業培育亟待加強。
據了解,在指標評價體系設定上,賽迪顧問基于以往研究積累,綜合考量、借鑒國內外數字經濟評估方法,打造“4+3+N”指標體系,指標設定全面覆蓋數字經濟內涵構成、數字經濟發展要素、數字經濟民眾參與程度三大方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為定基指數,以2017年第四季度為對比基期,考量8項一級指標、55項二級指標,動態反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程。數據來源方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依托賽迪顧問大數據平臺,整合了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等的權威數據。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