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知識產權工作有效推動示范城市工作開展并取得新的成績
摘要: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重要手段,持續強化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力度,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和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魯利韋、記者羅勉報道 4月26日,汕頭市政府知識產權辦公室會議辦公室召開“2020年度汕頭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并舉行“汕頭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掲牌儀式。
據了解,2020年,汕頭市知識產權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立足地方經濟發展現狀和產業結構特點,準確把握新形勢新特點,不斷加強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全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有效推動示范城市工作開展并取得新的成績,為汕頭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撐。
完善工作機制 管理能力不斷加強
全面提升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整體水平。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市委常委會專題學習《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審議通過《汕頭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方案》并報省委備案。市政府及時調整以市長為組長、各區縣政府和市直部門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全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汕頭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2020年工作計劃及任務分工》,切實強化對建設示范城市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強化機構建設。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時間節點要求,高標準建設中國(汕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2020年順利通過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的預驗收,啟動專利申請與確權快速預審業務備案工作。三是強化工作規劃。撰寫起草《汕頭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汕頭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確定汕頭市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為汕頭市重點決策項目,將知識產權工作列入全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重要內容。四是強化經費保障。繼續加大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經費預算,2020年市財政投入知識產權工作經費896萬元,重點面向知識產權發明創造、優勢培育、貫標規范、園區建設、質押融資、專利導航、專利服務以及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
堅持齊抓共促 創造水平穩步提升
多措并舉,推動全市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實現穩步提升。2020年全市新增專利授權21959件,比增48.28%,居全省地市第7位,專利授權總量達128766件;新增商標注冊40635件,注冊商標總量達266259件,居全省地市第5位;新增集體商標13件,集體商標總量達38件,居全省地市第2位。累計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5個,綠色產品11個,無公害產品認證76個。有212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新增省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市級10家。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一是謀劃制訂知識產權規劃和政策措施,大力推進保障制度建設。先后出臺《汕頭市專利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汕頭市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商標品牌獎勵實施辦法》、《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關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獎勵扶持商標品牌培育創建和高價值專利產出,解決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二是強化知識產權資助獎勵力度,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重點對專利授權、商標品牌注冊培育、國家、省專利獎獲獎人等予以資助及獎勵,推動知識產權量質同步提升。預算給予2019年度獲準注冊的135件集體商標、農副產品商標和國際商標獎勵42萬元;給予2019年度獲得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的2家各獎勵16萬,獲得廣東專利優秀獎的3家企業各獎勵8萬,共獎勵56萬元。三是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提質創新主體和發展平臺載體。組織實施2020年省科技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認定,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兌現2019年以來市級新型研發機構認定補助3家,省級工程中心認定補助20家,市級工程中心認定補助27家。四是加快推進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深化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快建設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汕頭大學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持續實施科技企業對接“雙高大學”行動計劃,組織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深入對接;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與深圳的科技協作;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設立中以科技合作專項,支持與以色列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五是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發揮知識產權快速維權通道作用。部署開展2020年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和保護創新的作用,為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知識產權服務支撐。
強化扶持培育 轉化運用成效明顯
全面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提質增效和金融創新工作。一是推動汕頭市知識產權創新和運用工作。利用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下達市縣知識產權專項資金520萬元,支持我市開展范圍涵蓋專利轉化、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知識產權交易運營、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知識產權貫標、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重點展會(市場、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地理標志產品培育、知識產權海外護航等知識產權項目,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有17家企業參加省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會,1家企業成功進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百強項目。二是推動高知名度商標品牌創建工作。把培育集體商標、促進區域品牌發展運用作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服務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全市新增集體商標13件,是增速最多最快的一年,“汕頭市積極引導當地區域商標品牌發展,助推區域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入圍“2020年度廣東省知識產權十大事件”候選事件。組織發動知名品牌企業參加廣東省商標價值評價和重點商標保護名錄錄入工作。推動市商標協會與市專利保護協會合并,成立市知識產權協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較快較早實現整合商標、專利、地理標志業務范圍的協會,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三是推動建立我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制定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成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工作領導小組,公開遴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機構,建立規模1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2020年,全市共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2.84多億元,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金額1.91多億元,比增30.82%,商標質押融資金額9300萬元,實現0的突破,居全省地市第5位。
嚴格市場監管 保護環境更加優化
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重要手段,持續強化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力度,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和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一是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專利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劍網2020”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制定出臺《汕頭市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嚴厲打擊各類侵犯亞青會知識產權行為。國資部門以保護老字號注冊商標為重點,堅決杜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活動進駐國有企業物業場所。2020年,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02宗、罰沒242.5萬元;立案受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19宗,理結19宗。市版權部門立案查處侵犯版權案件6宗,辦結3宗,罰款7.5萬元。全市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涉假案件212宗,破案165宗,刑拘294名,逮捕165名。汕頭海關查扣侵權商品42批次,查扣侵權商品35萬余件,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40%、48%,打擊精度有效提升。二是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外維權,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設立汕頭市海外知識產權維權資助項目,為我市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工作提供資金資助,指導我市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工作。廣東億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汕頭市木森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國、法國開展知識產權維權行動均取得了成功。三是創新多元化解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推動建立汕頭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合作建立汕頭市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開展專利行政裁決試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與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汕頭市仲裁委員會簽署了《關于建立訴調對接合作機制的框架協議》、《關于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銜接機制的備忘錄》、《關于建立知識產權糾紛仲裁調解協作機制的備忘錄》,與市中院、市司法局聯合印發《關于合作建立汕頭市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備忘錄》等合作文件,初步形成行政指導、司法保護、仲裁調解全鏈條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框架體系,共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治理多元化。四是堅持寬嚴相濟,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全市兩級檢察機關始終保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高壓態勢,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69件114人,連續第三年有案件入選全省檢察機關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典型案例。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努力促成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認罰,彌補被侵權人經濟損失,實現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開展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試點,審查起訴時主動告知被侵權企業訴訟權利,幫助其行使救濟權利。
積極搭建平臺 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全市堅持以提升服務質量、支持企業發展和推動產業升級為出發點,積極搭建服務平臺,著力拓展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一是搭建知識產權轉化對接平臺,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建設汕頭市首個輕工機械產業專利信息數據庫平臺,面向區域內輕工機械企業等創新主體提供專利信息服務。建設汕頭市首個園區企業知識產權托管系統,企業可以通過系統記錄、查詢自身的知識產權情況,預警可能存在的知識產權風險,解決企業在整個創新鏈閉環中存在的痛點和難題。二是圍繞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建設廣東(汕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中心,完善區域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制度。圍繞汕頭市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支柱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研究,形成了《汕頭市食品產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報告》和《汕頭市海上風電產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報告》,深入剖析產業現狀、技術發展態勢、創新熱點等行業發展重點關切的問題,提出完善專利布局方案以及指引產業升級和人才引進的相關建議,為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創新主體制定發展規劃和決策提供支撐。三是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基礎性支撐,大力推進知識產權進校園建設。在全市11所中小學開展知識產權教育進校園活動,舉辦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師資培訓、學生創新輔導、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一系列活動,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普及教育計劃,整體推進全市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工作和青少年的知識產權意識;培養學生通過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自主創新精神,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四是組建汕頭市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為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市司法局組織律師團隊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宣傳、法律咨詢和法律風險評估,以及版權登記、商標注冊、知識產權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服務,排查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漏洞,提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幫助企業提升防范法律風險能力。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