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推進知識產權改革,創造10項全國第一
摘要:“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機制,構成了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工作的創新密碼。正是因為有了這組密碼,浦東知識產權工作創造了10項全國第一。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 繆曉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上海自貿區成立6年以來,上海浦東新區在服務自貿試驗區和科創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中深化探索,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著力打造“4545”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為塑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4545”包括“四合一”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五大功能性平臺”、“四輪驅動”知識產權保護模式、“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機制,構成了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工作的創新密碼。正是因為有了這組密碼,浦東知識產權工作創造了10項全國第一。
一是探索“四合一”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率先實現區域知識產權保護由“散”向“合”轉變。2015年,浦東新區在全國率先成立商標、專利、版權集中管理和綜合執法的獨立知識產權局。而在2019年進行的機構改革中,浦東又將原產地地理標志的管理和執法職能劃入,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專利、商標、版權、原產地地理標志“四合一”獨立建制的知識產權局。
二是構建知識產權“五大功能性平臺”,實現了區域知識產權保護由“慢”向“快”的轉變。浦東新區設立的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全國首家揭牌的保護中心,在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的《關于推廣借鑒上海浦東新區有關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中,被作為改革試點樣本向全國推廣。它為創新主體提供集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實現發明專利的平均授權周期從3年縮短至3個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版權服務中心,是全國第一家自貿試驗區版權服務平臺,探索版權快速登記、快速監測、快速維權創新機制,實現作品登記周期由30天縮短到10天;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臺,自2019年運行以來,累計交易額達14億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上海中心,是全國首家國際組織仲裁機構在我國設立的業務機構,可以在中國境內開展涉外知識產權爭議案件的仲裁與調解業務;上海國際知識產權樞紐港,為創新主體提供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交易等核心服務。
三是構建“四輪驅動”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實現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初步形成了“嚴、大、快、同”的大格局。浦東新區構建起司法保護、行政保護、仲裁調解、社會監督“四輪驅動”,建立了侵權查處快速反應和行政司法協作保護機制。國內首創設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掛牌成立“中國貿促會(上海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爭議解決與海外維權工作站”。
在浦東新區,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獲得了一視同仁的保護。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負責人介紹,區知識產權局與區公安分局、區檢察院共同查處假冒新西蘭“ZESPRI(佳沛)”水果侵權案件;查處上海首例偽造、變造(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和商評委國家機關公文違法招徠商標代理業務系列案件;查處全市地理標志侵權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一案——侵犯“BORDEAUX(波爾多)”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權案件。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從重從快查處了上海市首例違法代理惡意搶注“火神山”商標案件,從發現到辦結僅17天。
四是打造了投資、貸款、保險、交易、服務“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機制。推出了全國首張知識產權金融卡,引導保險機構推出全國首單知識產權綜合運營險、自貿區首單知識產權全球復合險。2020年,聯合國泰產險等4家保險公司對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132個專利進行投保,推出了全國首個“IP保險共保體”保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支持下,成功推出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優先級發行利率3.49%,規模0.67億元,是國內首單知識產權暨疫情防控ABS,目前已經連發兩期產品。
據介紹,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浦東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在全面提高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全面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全面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向長三角延伸,加大對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服務培育,持續推進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浦東分中心建設,建立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繼續推動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業務試點率先開展,大力構建新區重點產業和關鍵技術知識產權預警機制。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