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山:打造國道G347沿線新亮點
摘要:九里崗村統籌推進村莊環境治理清理,同時引導農戶樹立房前屋后常收拾、屋內屋外勤打掃的“主人翁”意識,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逐步實現人居環境干凈整潔常態化,使得村容村貌得到了明顯改善。
中國發展網 九里崗村被稱為湖北省京山市曹武鎮“西大門”,因位于曹武與永興之間相距各九里而得名。近年來,九里崗村結合國道G347建設,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培育發展特色農旅產業,努力把九里崗建設成為國道G347沿線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新亮點。
整治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家園”
九里崗村面積小,采用“加減乘法”模式整村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四個小組,13個灣落全面開花,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籌推進。
從村口一路走來,干凈的水泥路、成片的草坪苗木、錯落有致的路燈,一幅欣欣向榮的新農村面貌映入眼簾。
“我家門口終于通了水泥路,這是俺們以前想也想不到的事?。?rdquo;曹武鎮九里崗村73歲的夏幺老人走在門前的鄉村水泥路上,感受到的是滿滿的幸福。夏幺老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輩子,家門口修上了水泥路這件事讓她感慨萬千。
像夏幺老人一樣享受基礎設施“紅利”的人還有很多。近年來,九里崗村統籌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大批補短板、促發展、優結構的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及惠民舉措落地實施,讓基礎設施更惠民,讓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這幾年,我們村動員村民集體參與,按照網格化對全村公共地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同時村集體聘請專員對柴草集中堆放點進行整治,讓我村環境得到全面的治理。”九里崗村村委會副主任邱容介紹道。
九里崗村統籌推進村莊環境治理清理,同時引導農戶樹立房前屋后常收拾、屋內屋外勤打掃的“主人翁”意識,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逐步實現人居環境干凈整潔常態化,使得村容村貌得到了明顯改善。
健身、休閑、宜居,提升村民幸福指數。村民陳建軍來到村里的休閑廣場,感受著健身運動帶給他的幸福生活。“村里的文化廣場建成后,全村男女老少都喜歡來這里鍛煉嬉戲,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這些體育設施進村里以后,參與鍛煉的村民越來越多,在鍛煉的過程中,村民之間相互交流、談心,化解了不少誤會,讓村風民風得到很大的改善,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生態田園”
在推進村莊建設工作中,九里崗村依托當地自然條件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旅游業、果蔬種植業等特色產業,持續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一路向陽。
“我們是京山最大的水蜜柑種植基地,有300畝,每年到11月份成熟。水蜜柑的口感清甜可口、入口即化,銷售十分火爆。去年年產十萬余斤,產值一百萬元。”產業園負責人張曉波介紹道。
九里崗村共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7家,發展新鮮果蔬采摘業和梨樹、橘樹、水蜜柑等鮮果種植產業500余畝。帶動40戶農戶、140余人實現就業增收。
“我們村結合源泉河鄉村旅游示范帶和國道G347區位優勢,通過招賢引能,引進建設新鮮果蔬采摘、花卉苗木等一批生態農旅項目,打造‘農業+旅游’農旅融合新模式,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教育、娛樂等多種服務。”九里崗村支部書記賀道軍說。
九里崗村逐步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產業格局,培育以休閑農業、文化旅游為主的新興潛力產業,不斷提高鄉村發展質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推進鄉風文明,打造“幸福樂園”
文明提升行動,引領時代新風。在村民文化墻上,臥冰求鯉、程門立雪等“孝”文化、“善”文化小故事繪制的活靈活現,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移風易俗新風尚等內容融入村民生活和環境景點當中。
同時深入開展“十個一”鄉風文明活動,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常態化,用身邊人身邊事引導村民注重家庭建設、家風培育等,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引導群眾形成了人心向上、人心向善、人心向好、人心向美的社會新風尚。
文化惠民活動,培育文明風尚。在文體活動廣場,優美的廣場舞舞蹈、動聽的鄉間民歌、朗朗上口的紅色詩詞……在白天、在晚上、在農閑時間,給全村群眾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大餐”。
“我們村兩委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文藝演出活動,通過參加的文化活動,不僅身心更加愉悅了,而且晚年的生活也豐富了、精氣神更足了,真正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周霞同志是九里崗村“村級文化帶頭人”之一。
九里崗村依托文化廣場和老年活動中心等文體場所,大力開展文藝匯演、鄉村大舞臺等群眾文體活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文明風尚。(廖亮 秦月)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