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擁抱“數字化下沉”,生態高地崛起“天工之城”
摘要:5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浙江麗水召開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座談會。十多天后,6月9日,在麗水市遂昌縣,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智慧生態與綠色發展研發中心主任楊武發布了“天工之城”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結果:2019年,“天工之城”GEP總值為78.63億元! 當天,首個以“數字化下沉”為方向的創新大賽——天池大賽·2021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總決賽在遂昌縣仙俠湖會展中心舉行。同日,舉行了全國數字生態創新發展峰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王曉濤
5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浙江麗水召開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座談會。十多天后,6月9日,在麗水市遂昌縣,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智慧生態與綠色發展研發中心主任楊武發布了“天工之城”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結果:2019年,“天工之城”GEP總值為78.63億元!
“天工之城”位于遂昌縣中部地區,其名源于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設計者的構想中,這是一座人與自然相協調、相融合的原創之城、創新之城、開源之城,最終目標是要建設成為“兩山”轉化的重要窗口、中國分時經濟先行地、長三角創新第二空間、浙江高端旅居目的地。
“天工之城”的核心區未來科創島位于仙俠湖區域,當天,首個以“數字化下沉”為方向的創新大賽——天池大賽·2021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總決賽在遂昌縣仙俠湖會展中心舉行。同日,舉行了全國數字生態創新發展峰會。
活動由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團主辦,遂昌縣人民政府、阿里云承辦,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達摩院、阿里數字鄉村事業部提供支持,創頭條協辦。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阿里云智能總裁、達摩院院長張建鋒等出席相關活動。
“數字化下沉”加速,激發生態高地內生活力
在遂昌縣兩山轉化發展中心主任徐瑋珺的眼中,遂昌就是一塊生態高地!“全縣森林覆蓋率83.5%,全年空氣優良率100%,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據了解,遂昌曾獲得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并入選了“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在數字鄉村的建設上,遂昌以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形成了以云計算為數據底座、“一碼”通鄉村、百姓通電視通“兩個服務端”觸達、一套數字鄉村駕駛艙及三大應用場景的總體框架。
數字鄉村建設是數字中國的重要戰略內容,對促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正是數字鄉村建設,按下了數字化下沉的快進鍵。在此背景下,遂昌以“天工之城•數字綠谷”為契機,牽手阿里云推動“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通過推動“數字化下沉”與鄉村建設場景相結合,進一步激活生態的價值,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峰會上,麗水市副市長戴邦和在致辭時表示,當前麗水市正在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實踐創新,加深認識,搶抓機遇,全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政府,構建數字社會,相繼出臺了《麗水市數字經濟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等多項扶持政策,特別是遂昌縣開辟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賽道,謀劃和推進“天工之城•數字綠谷”建設,以市場化為導向,引進了阿里云、網易等20多家頭部企業。
據了解,近一年來,遂昌縣新增數字經濟類的市場主體385家,民間投資數字經濟直接相關聯項目達到近14億元,并入選了浙江省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驗區。
張建鋒講話中表示,自2019年麗水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協議以來,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在創新人才匯聚、科技產業培育、治理模式升級、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展開合作,取得不錯的成果。
據介紹,阿里云陸續在遂昌舉辦創峰會、天池大賽、諸神之戰等行業高端會議與國際大賽,吸引數字經濟頭部企業、投資機構、專家學者等匯聚遂昌,共同發掘和探索有利于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新模式、新路徑。
以大賽促發展,加速數字化應用落地
在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帶動下,省內許多山區縣也在醞釀“數字變局”。如何將科技成果與綠色發展理念融合,讓數字化技術應用于鄉村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改善民生,破解數字鄉村應用場景不足、科技含量低、產業附加值和效率低等痛點,成為此次“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的邏輯起點。
據介紹,大賽基于阿里云天池平臺,設置了“智能算法賽”和“創新應用賽”兩個賽場,匯聚了政府機構、產業資源、研究機構、投資機構等資源,投入高達78萬元總獎金池,整合全球200+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100+開發者社區、40+孵化載體及創服機構等資源支持和參與,并提供優秀項目宣傳、投資機構對接以及配套的落地扶持優惠政策。
自2020年底大賽正式啟動以來,經過阿里云天池平臺的專業化運作,共吸引到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共計5074支隊伍參賽報名,通過線上算法排位賽、預選賽和3場半決賽路演多輪篩選,一批優秀項目脫穎而出晉級總決賽。
在此次總決賽現場,來自全國的10個優秀項目經過激烈角逐,北京悉見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奪得總決賽金獎,北京百豐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理工中云智車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獲得銀獎,北京膳蔻凱普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百宏業科技有限公司、原鄉映客(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獲得銅獎。
據了解,獲得金獎的北京悉見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連接現實與數字世界的5G混合現實數字孿生基礎設施,全面建設MR數字孿生平行世界,引領5G空間互聯網時代。2016年成立以來曾獲多輪融資,擁有數十項國際國內資質認證。
生態經濟數字化工程(麗水)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春曉在總結點評時表示,本次大賽既高端又接地氣,項目整體呈現出來的站位很高,跟麗水先行探索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息息相關。
據介紹,為促進大賽的科技成果、數字化應用更好地與鄉村建設相結合,組委會在課題調研、項目發掘和篩選上下足了功夫。參賽的大多數項目圍繞新時期鄉村數字化、產業數字化以及數字文旅等創新方向進行設計,具有很強的落地性。如在農創領域,包括有無人植保、土壤改良、數字化養殖、農業物聯網、農產品供應鏈標準化等創新場景;在科創領域,包括有智慧園區、無人駕駛、機器人等前沿創新,以及圍繞生態資源的IP打造、文旅新消費等,其中很多項目已經在相關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并獲得資本市場的密切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組委會依托賽事平臺搭建的資源連接體系,先后組織企業到遂昌調研、遂昌政府代表赴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及創新企業調研交流,聯動資本與企業對接,目前一些對接與合作已經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希望通過體系化運作,加速創新要素的流動,促進創新應用與遂昌發展建設的結合,探索數字化下沉的方法、路徑和模式,讓科技成果真正助力山區縣的發展。”大賽組委會代表、阿里云天池大賽負責人王聽表示。
活動當天,遂昌縣人民政府與武漢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杭州師范大學進行了“人才科技聯姻”,并舉行了數字綠谷、EPIC汽車創新園區、天工之城國際賽艇中心等8個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同時,為解決麗水市的各類科技難題,在科技創新“揭榜掛帥”環節,麗水市科技局、各縣(市、區)科技局向現場的各高校、科研院所及阿里云天池平臺、創頭條平臺等線上廣大中國科創企業“發榜”。
GEP成果重磅發布,數字生態創新構建未來之城
峰會上,組委會重磅發布了兩大生態產品價值應用:一項是前面提到的“天工之城”GEP核算,另一項則是阿里巴巴達摩院的AI Earth遂昌茶園智慧農事。
開展GEP核算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創新舉措,也是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基礎工作。根據核算結果,2019年,天工之城GEP總值共計78.63億元。其中,生態調節服務總價值為67.79億元,占比86.34%;文化服務產品總價值為10.10億元,占比12.87%;供給產品總價值最低,為0.62億元,占0.79%。
AI Earth遂昌茶園智慧農事——大賽算法賽課題成果應用于遂昌縣數字茶園綜合服務平臺,是大賽助力遂昌數字鄉村建設的成果之一。該平臺依托達摩院2020年9月發布的天、空、地多源數據精準分析平臺AI Earth,面向遂昌縣域內的重點茶園,構建了不同尺度、長時間序列、全生命周期的天空地一體化茶園智能服務大數據采集體系。
在發布《面向2035的縣域數字生態創新趨勢展望報告》時,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創新研究院院長肖利華表示,報告提出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下,縣域作為承載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等多重戰略的核心載體,借助數字新基建打造“新時空”,縣域數字生態加速構建。
隨著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深入實施,遂昌縣域數字經濟也在加速發展。2020年,遂昌縣縣域數字經濟發展影響力指數在浙江26個加快發展山區縣中名列前茅,入選了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省級數字生活新服務樣板縣創建名單。遂昌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5%。
“站在數字化、生態化時代風口的‘天工之城’,未來將是一座最美生態、綠色科技、數字經濟和向往生活深度融合的‘未來之城’”。這是徐瑋珺對“天工之城”未來的美好憧憬,而對遂昌“遂心之地、昌盛之城”的地名新解,更是每一個遂昌人的心聲。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