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廣東農信:堅守定位 強化擔當 聚焦三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2022-01-18 10:45 中國發展網 記者皮澤紅
廣東農信 鄉村振興

摘要:麥延厚介紹,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的監管指導和各部門、各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東農信各項改革發展工作取得了新業績。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月1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及其配套文件新聞發布會。會上,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主任麥延厚介紹了廣東農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舉措及取得的成效。

麥延厚介紹,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的監管指導和各部門、各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東農信各項改革發展工作取得了新業績。截至2021年末,全省農商行總資產規模4.05萬億元,位列全國農信系統之首;各項存款余額3.13萬億元、增長8.2%,貸款余額2.16萬億元、增長14.59%,存貸款余額繼續位居全省銀行業首位;繳納稅費總額約129億元。同時,認真落實國家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發放涉農貸款5630億元,增速達11.5%,為近年最高;以全省銀行業15%的信貸占比,提供了全省34%的涉農貸款、50%的普惠型涉農貸款、60%的農戶貸款和60%的扶貧小額信貸。“十三五”時期,廣東農信共為涉農企業發放近7500億元的信貸資金,為上百萬農戶解決致富路上的資金難題,助力4.22萬貧困戶脫貧。主要做法包括:

圍繞“鄉村宜居宜業”,堅持服務下沉,推進農村金融基礎服務全覆蓋。

廣東農信共有81家法人機構,營業網點超過5600個,布放1.3萬臺自助設備,設立便民服務站7400個,絕大多數分布在縣域農村。目前正在推進“廣東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在每個行政村打造“五個一”工程(一支部、一特派、一體機、一平臺、一授信),推動各市縣農商行“黨組織黨建共建、金融特派員進村、政府服務自助機投放、三資平臺系統對接、整村授信”5個全覆蓋,構建“村村通政務+戶戶通金融”鄉村服務格局。目前“三資”平臺對接覆蓋率88%,出資投放政府服務自助機1.3萬臺,派駐1.4萬名鄉村金融特派員進入1.81萬個行政村,并對4990個行政村開展“整村授信”309億元。此外,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237億元、農田基本建設貸款34億元、美麗鄉村貸款17億元。

圍繞“農業高質高效”,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當好“廣東金融長子”。

抓住產業振興這個重中之重,緊扣“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開發支農支小特色金融產品800多個,累計投放規模5000多億元。在農業產業園方面,重點聚焦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打造“聚農通”跨縣集群系列服務產品,在農業產業園方面授信130億元,支持企業2318家。在糧食生產方面,積極對接“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茶罐子、水缸子”培育工程,放貸超過300億元。在特色產業方面,創設生豬活體抵押貸款產品“真豬貸”,放貸79億元;以全產業鏈為場景、滿足各環節融資,累計發放“陳皮貸”7.72億元,“生豬貸”“陳皮貸”獲廣東最受歡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產品金獎。推出“美麗池塘貸”等系列產品,計劃三年放貸500億元支持廣東漁業高質量發展。在新型主體發展方面,累計發放貸款余額184億元,支持新型主體2826戶。

圍繞“農民富裕富足”,推動人才、資金、產品下鄉進村,服務農民勤勞創新致富。

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創建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鄉村金融特派員下鄉進村,為農戶精準評信、主動授信。目前,我們已對1036萬農戶、55萬小微企業進行信息建檔,對4990個行政村實行“整村授信”,授信金額達309億元。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累計發放12.22億元,服務貧困人口4.22萬戶,扶貧小額貸款投放規模及戶數均占全省近6成,居全省金融業首位。支持農民就業創業致富,充分利用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大學生、農民工、退伍軍人等返鄉人員創業就業支持力度,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就業工程金融服務,累計發放貸款152億元,10445戶獲貸。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