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紅安縣寶劍橋村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摘要:“今年8月和12月份我們爭取了民政資金對村困難學生和大病困難群眾共計20余人進行了救助幫扶2.8萬余元。年后還會啟動一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預計投資達10萬元””紅安縣衛健局駐該村第一書記周武清高興地說。
中國發展網 寬敞整潔的道路一旁,各具風格的小洋樓一棟挨著一棟,朱紅色的屋頂,土黃色的墻壁,大大的落地窗,門前的小花園郁郁蔥蔥,若不是一群覓食的雞走過,很難讓人想象眼前是一個小山村的一角。20日,筆者來到紅安縣八里灣鎮寶劍橋村。
在八里灣鎮幫扶單位、國土資源所所長李衛國的陪同下,來到該村,只見沿著蜿蜒的村道走進石門樓垸,別具特色的小洋樓樓群林立,房前屋后綠樹紅花環繞,村中寬敞的廣場上孩童們玩得不亦樂乎,老人們則在健身器材上運動。眼前的石門樓垸,充滿現代化氣息又獨具鄉村特色,堪稱“升級”版美麗鄉村。
村里盤活資源 壯大村級經濟
流轉荒山100畝、耕地50畝承包給返鄉村民吳敬謙經營,發展苗圃;將上大劉、下大劉面前山280畝整村流轉規劃成名貴樹木金絲楠木、苗圃、種植基地、油茶;將吳家灣后山80畝荒山、荒地對外流轉,發展油茶、苗圃、經濟林; 將本村閑置農田200畝集中流轉承包給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村年承包費3.3萬元;組織部發展村集體經濟資金30萬元入股企業,每年分紅3萬元。
村里正在張大榜這片荒山上新建300畝的彌猴桃基地,老遠望去,1臺大型挖掘機正不停地作業。
“我們計劃利用該村的眾多鄉賢,新建一塊致富產業,讓全村的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八里灣鎮黨委書記陳旭說。
加強民生建設 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打造了150平方米村級便民服務大廳、240平方米多功能黨員活動室、100平方米圖書閱覽室等“多務合一”的黨群活動中心,健全了村級活動場所服務群眾的功能;精神脫貧大力創新:借鑒外地經驗,將劉氏宗祠改造為紅白喜事理事會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助推移風易俗,弘揚文明鄉風;人居環境大為改觀:發動村民群眾投工投勞完成便民小道建設12公里,利用國家獎補資金撬動社會捐資26萬元;自籌資金28萬元完成通組公路建設;群眾集資24萬元安裝路燈400余盞。
“今年8月和12月份我們爭取了民政資金對村困難學生和大病困難群眾共計20余人進行了救助幫扶2.8萬余元。年后還會啟動一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預計投資達10萬元””紅安縣衛健局駐該村第一書記周武清高興地說。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共建美麗鄉村
今年以來,村里完成了文化中心提檔升級,對李西灣、上大劉灣近500余米的污水管道進行了安裝,完成了李西灣、石門樓、上大劉等4個自然灣共222戶的廁所革命,新修村部到方家灣能組公路,改造9口當家塘,完成了“戴(戴家長塘)大(大河畈)”共3.8公里的公路,元月初正在新建石門樓與倒水河口一座滾水壩,預計年后竣工。
村里鄉賢也積極支持鄉村振興。該村上大劉垸在荊州億卓集團工作的鄉賢劉武松、在荊州安欣物流有限公司的鄉賢劉思俊每人捐資20萬元給村里搞建設。石門樓灣個體老板吳杰一人捐資8萬元給村里建設美麗鄉村。全村共有8位鄉賢和20位群眾捐資100余萬元為村里建設。
“我們寶劍橋村能有今天的變化,凝聚了村民尤其是鄉賢的心血。”連續當選的村支部書記劉紅平深有感觸地說。 (廖亮 毛紅平 夏曉旭)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