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高水平防控風險 中企“出?!狈娇芍聞?/h1>
摘要: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強調,從“走出去”到“全球化”,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對于中國廣大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想要順利“出?!?,就必須綜合考量因時而變的內外部環境,做好風險對沖,并探索新的機遇。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王曉濤
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從基建、外貿項目到制造業、服務業、高端科技企業,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到更廣闊的地方,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逐漸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應當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下,借助對外投資的綜合服務政策,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區域布局和產業鏈重塑,并繼續探索高質量的“一帶一路”走出去之路。然而,由于地緣沖突、逆全球化加劇,美西方國家肆意擴大制裁范圍,國際投資合作風險顯著增加,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及變化趨勢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高浪急”
“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要應對全球性的金融風險因素,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國家的宏觀經濟與金融穩定性風險。”6月9日,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藺睿在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表示,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在疫情中與疫情后恢復速度的不均衡、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在疫情中與疫情后的應對能力不均衡,以及烏克蘭危機加劇導致的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與糧食供應鏈各個環節波動幅度與速率不均衡的現實,都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更加復雜的風險。
當天,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彭俊也在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國外遇到的一些風險案例尤其值得關注,例如:阜豐集團北達科塔州玉米加工廠案(翻滾過山車)、字節跳動TIKTOK收購Musically追溯案(極限施壓)、中遠收購德國漢堡港股權案(一波三折)。這些表明傳統的國家安全到泛化的國家安全,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廣,對中國投資者的針對性越來越明顯,要警惕發達國家投資安全審查泛化的風險。”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成就斐然,為我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與會嘉賓認為,在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在審批程序、外匯出境限制、境外并購貸款、對外投資的法律障礙等方面,面臨比國有企業更多的問題和困難。而且,由于缺少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幫助,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面臨的風險可能更大。
“受大國戰略博弈、一些重要國家進入選舉年等因素影響,非洲整體政治局勢仍顯緊張,特別是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安全風險依舊較高。”“中企在印、日、韓等國的投資經營活動遭受貿易限制政策或區別性對待的問題或將更加嚴重。”“由于歐洲國家對華經貿政策泛安全化傾向顯著,對中資企業而言,歐洲總體營商環境風險持續高企。”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連續第七年發布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版圖以中國視角,從綜合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營商風險、安全風險、自然氣候風險、衛生風險等多個角度,對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予以闡述。

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席沈開濤在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表示:“構建防風險屏障,提升抗風險的韌性,‘走出去’企業持續提高境外安全風險防范和化解水平,這既是形勢所迫,也是時代的要求。企業走出去‘風高浪急’,亟待設好‘浮標燈’,為安全引航護駕。”
中國企業“出海”必修課
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強調,從“走出去”到“全球化”,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對于中國廣大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想要順利“出海”,就必須綜合考量因時而變的內外部環境,做好風險對沖,并探索新的機遇。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和振偉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這向進入新十年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建者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一方面,要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和沿線國家發展需求,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打造“一帶一路”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面對國際合作風險長期化、嚴峻化、復雜化趨勢,必須立足于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雷少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全球市場進入了存量競爭而非增量合作的時期,技術的快速迭代導致國家間科技與產業體系的差距越來越大,新興產業需要國家與市場共同進行超大規模海量投資,美國的高通脹和債務激增導致全球金融風險陡增。為此,他建議,企業“走出去”,依然要依托國內全產業鏈體系,進一步鞏固成本與質量的平衡優勢;同時,全面構建全球技術標準聯盟,形成標準、專利以及市場的有機融合;此外還要強化ESG的風險管理與意識。
圍繞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常見陷阱,助力廣大企業“出海”,本次大會向“走出去”企業發出開展高水平境外安全風險防范化解的“五點倡議”:一是要認清境外安全風險挑戰的長期化和嚴峻性;二是要注重境外風險防控措施的體系化和適用性;三是要強化危機事件應急處置的實戰化和協同性;四是要落實境外安全風險保障的專業化和匹配性;五是要促進境外經營活動的合規性和穩健化。“五點倡議”對境外安全威脅多重復雜的環境極具針對性,能夠有效解決不敢走、不會走企業的后顧之憂,建立起與中國企業高質量國際化發展相匹配的高水平防范化解能力。
“出海”安全依靠“燈浮標”
風險防控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領域,“走出去”企業依靠自建資源很難做到專精細致,必須依靠外部資源提供專業服務,才能做到預防、轉嫁、處置各類風險的目的。

“‘出海’是企業實現國際化戰略的有效路徑,無論遇到多大的風浪,都要堅持啟航。”沈開濤表示,當下中國企業“走出去”就是兩個關鍵詞:謹慎、堅持,這需要第三方平臺來幫助他們“走出去”。這個平臺就相當于一所醫院,能夠幫助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及時發現“病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并且預防可能會遇到的風險。
為幫助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堅持有效開展境外“風險識別、安全保障、糾紛化解”等工作,自2015年以來,連續組織舉辦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累計邀請來自全球的法律、稅務、信用、金融、風險管理等近600名專家,發布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最新的投資風險、出行風險,提供本地化的境外風險解決思路、方法和工具。8年來,大會每年發布《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根據年度熱點,發布《政治與信用風險版圖》《戰爭與恐怖襲擊風險版圖》《科技和知識產權風險版圖》《供應鏈風險版圖》《公共衛生風險版圖》等,并以此為基礎連續多年發布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安全風險指引》和《中國公民走出去安全風險指引》,出版了《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記錄》。
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由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辦,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支持。此外,大會聯合江西、廣東、江蘇、河北、山東、新疆、寧夏等19個省份的商務廳(局)、外經協會等,共設立了22個分會場,組織當地的眾多“走出去”企業共同觀看。這一項集民間性、公益性、專業性、權威性于一體的活動,已連續舉辦九年。九年來,大會始終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聚焦重點國別、區域和領域,提供中國視角的全球風險解讀,發出境外風險防控解決方案和安全指引,得到了眾多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注。
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逐步塑造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一是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聚焦重點國別、區域和領域,提供中國視角的全球風險解讀。二是緊扣走出去企業的安全發展需求,聚焦最緊迫、最突出的風險關切,發出境外風險防控解決方案和安全指引。三是不斷探索境外投資合作的風險管理方法,發揮國際聯盟和國內專業資源作用,分門別類地為企業“走得出、回得來”提供有價值的洞見和建議。四是持續跟進科技創新步伐,借助數字化、平臺化的賦能手段,為走出去企業開展境外風險防控工作提供更好的專業化服務選擇。
與會人士表示,全力幫助中國“走出去”企業審慎應對變局、妥善化解危局、主動擁抱新局,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秉持的初心和愿景。將發揮匯聚境外安全風險識別與防控信息、專家資源、專業渠道的獨特優勢,推動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相契合,與中國企業可持續國際化發展相匹配的境外安全風險專業服務建設,助力“走出去”企業卓有成效地持續高水平防范化解境外安全風險。
責任編輯:王曉濤
摘要: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強調,從“走出去”到“全球化”,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對于中國廣大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想要順利“出?!?,就必須綜合考量因時而變的內外部環境,做好風險對沖,并探索新的機遇。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王曉濤
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從基建、外貿項目到制造業、服務業、高端科技企業,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到更廣闊的地方,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逐漸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應當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下,借助對外投資的綜合服務政策,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區域布局和產業鏈重塑,并繼續探索高質量的“一帶一路”走出去之路。然而,由于地緣沖突、逆全球化加劇,美西方國家肆意擴大制裁范圍,國際投資合作風險顯著增加,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及變化趨勢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高浪急”
“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要應對全球性的金融風險因素,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國家的宏觀經濟與金融穩定性風險。”6月9日,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藺睿在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表示,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在疫情中與疫情后恢復速度的不均衡、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在疫情中與疫情后的應對能力不均衡,以及烏克蘭危機加劇導致的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與糧食供應鏈各個環節波動幅度與速率不均衡的現實,都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更加復雜的風險。
當天,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彭俊也在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國外遇到的一些風險案例尤其值得關注,例如:阜豐集團北達科塔州玉米加工廠案(翻滾過山車)、字節跳動TIKTOK收購Musically追溯案(極限施壓)、中遠收購德國漢堡港股權案(一波三折)。這些表明傳統的國家安全到泛化的國家安全,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廣,對中國投資者的針對性越來越明顯,要警惕發達國家投資安全審查泛化的風險。”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成就斐然,為我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與會嘉賓認為,在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在審批程序、外匯出境限制、境外并購貸款、對外投資的法律障礙等方面,面臨比國有企業更多的問題和困難。而且,由于缺少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幫助,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面臨的風險可能更大。
“受大國戰略博弈、一些重要國家進入選舉年等因素影響,非洲整體政治局勢仍顯緊張,特別是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安全風險依舊較高。”“中企在印、日、韓等國的投資經營活動遭受貿易限制政策或區別性對待的問題或將更加嚴重。”“由于歐洲國家對華經貿政策泛安全化傾向顯著,對中資企業而言,歐洲總體營商環境風險持續高企。”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連續第七年發布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版圖以中國視角,從綜合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營商風險、安全風險、自然氣候風險、衛生風險等多個角度,對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予以闡述。
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席沈開濤在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表示:“構建防風險屏障,提升抗風險的韌性,‘走出去’企業持續提高境外安全風險防范和化解水平,這既是形勢所迫,也是時代的要求。企業走出去‘風高浪急’,亟待設好‘浮標燈’,為安全引航護駕。”
中國企業“出海”必修課
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強調,從“走出去”到“全球化”,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對于中國廣大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想要順利“出海”,就必須綜合考量因時而變的內外部環境,做好風險對沖,并探索新的機遇。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和振偉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這向進入新十年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建者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一方面,要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和沿線國家發展需求,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打造“一帶一路”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面對國際合作風險長期化、嚴峻化、復雜化趨勢,必須立足于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雷少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全球市場進入了存量競爭而非增量合作的時期,技術的快速迭代導致國家間科技與產業體系的差距越來越大,新興產業需要國家與市場共同進行超大規模海量投資,美國的高通脹和債務激增導致全球金融風險陡增。為此,他建議,企業“走出去”,依然要依托國內全產業鏈體系,進一步鞏固成本與質量的平衡優勢;同時,全面構建全球技術標準聯盟,形成標準、專利以及市場的有機融合;此外還要強化ESG的風險管理與意識。
圍繞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常見陷阱,助力廣大企業“出海”,本次大會向“走出去”企業發出開展高水平境外安全風險防范化解的“五點倡議”:一是要認清境外安全風險挑戰的長期化和嚴峻性;二是要注重境外風險防控措施的體系化和適用性;三是要強化危機事件應急處置的實戰化和協同性;四是要落實境外安全風險保障的專業化和匹配性;五是要促進境外經營活動的合規性和穩健化。“五點倡議”對境外安全威脅多重復雜的環境極具針對性,能夠有效解決不敢走、不會走企業的后顧之憂,建立起與中國企業高質量國際化發展相匹配的高水平防范化解能力。
“出海”安全依靠“燈浮標”
風險防控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領域,“走出去”企業依靠自建資源很難做到專精細致,必須依靠外部資源提供專業服務,才能做到預防、轉嫁、處置各類風險的目的。
“‘出海’是企業實現國際化戰略的有效路徑,無論遇到多大的風浪,都要堅持啟航。”沈開濤表示,當下中國企業“走出去”就是兩個關鍵詞:謹慎、堅持,這需要第三方平臺來幫助他們“走出去”。這個平臺就相當于一所醫院,能夠幫助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及時發現“病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并且預防可能會遇到的風險。
為幫助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堅持有效開展境外“風險識別、安全保障、糾紛化解”等工作,自2015年以來,連續組織舉辦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累計邀請來自全球的法律、稅務、信用、金融、風險管理等近600名專家,發布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最新的投資風險、出行風險,提供本地化的境外風險解決思路、方法和工具。8年來,大會每年發布《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根據年度熱點,發布《政治與信用風險版圖》《戰爭與恐怖襲擊風險版圖》《科技和知識產權風險版圖》《供應鏈風險版圖》《公共衛生風險版圖》等,并以此為基礎連續多年發布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安全風險指引》和《中國公民走出去安全風險指引》,出版了《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記錄》。
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由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辦,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支持。此外,大會聯合江西、廣東、江蘇、河北、山東、新疆、寧夏等19個省份的商務廳(局)、外經協會等,共設立了22個分會場,組織當地的眾多“走出去”企業共同觀看。這一項集民間性、公益性、專業性、權威性于一體的活動,已連續舉辦九年。九年來,大會始終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聚焦重點國別、區域和領域,提供中國視角的全球風險解讀,發出境外風險防控解決方案和安全指引,得到了眾多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注。
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逐步塑造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一是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聚焦重點國別、區域和領域,提供中國視角的全球風險解讀。二是緊扣走出去企業的安全發展需求,聚焦最緊迫、最突出的風險關切,發出境外風險防控解決方案和安全指引。三是不斷探索境外投資合作的風險管理方法,發揮國際聯盟和國內專業資源作用,分門別類地為企業“走得出、回得來”提供有價值的洞見和建議。四是持續跟進科技創新步伐,借助數字化、平臺化的賦能手段,為走出去企業開展境外風險防控工作提供更好的專業化服務選擇。
與會人士表示,全力幫助中國“走出去”企業審慎應對變局、妥善化解危局、主動擁抱新局,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秉持的初心和愿景。將發揮匯聚境外安全風險識別與防控信息、專家資源、專業渠道的獨特優勢,推動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相契合,與中國企業可持續國際化發展相匹配的境外安全風險專業服務建設,助力“走出去”企業卓有成效地持續高水平防范化解境外安全風險。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