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固:辦好群眾心頭事 做好百姓知心人
摘要:增效“走訪機制”。社區定期開展民情大走訪活動,敲開門、走進門,用拉家常的方式與居民面對面交流,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仔細詢問群眾困難與需求,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中國發展網訊 今年以來,蘭州市西固區福利路街道山丹街社區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方法,以“情暖山丹 睦鄰一家”為理念,立足崗位,凝聚黨群力量,做群眾的“知心人”,辦群眾的“暖心事”。
深化基層治理,做群眾“知心人”
強化“陣地建設”。在黨建引領紅色網格化治理中,充分發揮黨員上傳下達的橋梁作用,以樓棟黨小組為主陣地,黨員中心戶為節點,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打通黨建引領服務居民的“最后一米”。同時,組建居委會、物業公司、包抓單位“三位一體”聯席議事會,由黨支部引領,以社區黨群中心為陣地,積極尋求解決社區各類矛盾糾紛的方法,促進三方順暢溝通、有益聯動,共同致力改善社區環境,共建和諧小區。
增效“走訪機制”。社區定期開展民情大走訪活動,敲開門、走進門,用拉家常的方式與居民面對面交流,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仔細詢問群眾困難與需求,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聚焦社區服務,做群眾“暖心事”
堅持問題導向“紓困解難”。根據社區老年人多、老年人理發不便實際情況,由社區黨員、樓院長、愛心商戶組成愛心理發小隊,定期為轄區內獨居老人、殘疾、低保、困難人員義務理發,不定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理發服務。這項愛心理發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小區老年人,切實滿足老人們的實際需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許。
創新方式,服務舉措具體化。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山丹街社區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發放黨群連心卡。服務卡將網格具體負責人的姓名、聯系方式、服務內容、轄區報警電話、醫療救助聯系方式等內容以卡片的形式告知居民,既拉近了居民與社區的距離,又增強了干部為民服務的意識,將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充分展現。(董囿希)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