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甘肅兩當:“春風”送崗至 就業暖民心

2024-01-26 18:04 中國發展網
就業

摘要:對于“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無力致富”的殘疾人群體,兩當縣還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同時予以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就業創業路上不漏一人。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有雙休嗎?”“工作幾班倒?”“是否交五險?”……1月24日,甘肅省兩當縣2024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東西勞務協作招聘會舉行。

“春風”吹,崗位到。招聘現場,人群簇擁。求職群眾“刨根問底”、用工企業熱情回復、兩當縣人社局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各項福利政策,活動現場熱火朝天。

“我看縣上的企業也在招人,這可是今年最好的新年禮物!”曾在外工作的多年的楊天亮正想年后找個家門口的工作,“父母年齡大了,能在家門口上班是我的‘首選項’。”

據悉,此次招聘會是兩當縣“春風行動”首場招聘會,萊西市人社部門和縣內外52家企業帶來了1000多個崗位,涉及餐飲、建筑、銷售、職業教育等多個行業領域。當天進場求職者達800余人,現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00余人。

“此次春風行動招聘會,目的就是解決用工單位和求職群眾的‘兩端’需求,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兩當縣政府勞務辦主任楊曉東表示,將搶抓春節返崗“窗口期”,加強縣外返鄉務工人員的動態監測,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摸清就業意愿,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

就業服務貴在精準,精準之處最見功夫!

為實現求職群眾和用人單位的精準對接,兩當縣向前延伸,一方面催生了“云端供崗”“入戶送崗”等新模式,將過去“人找崗位”變成“崗位找人”;一方面聘請一批有威望的人擔任勞務經紀人,會同鄉村干部收集縣內企業用工需求和崗位需求,摸排農民工返鄉、富余、就業困難群體等人員情況底數,為求職群體提供個性化職業指導、差異化服務舉措,讓他們捧上“硬”飯碗、走穩“就業路”。

在即精準又密集的政策措施支持下,一批批求職群眾找到了合適的就業崗位,群眾直呼“追上門的就業服務,基層人社部門真正做到了”。有活干,還要有錢賺!

“以前在外面務工除了進工廠就是進餐館,掙得少,還累人。”王彩玲通過縣上舉辦的勞務品牌技能培訓班,學到了育嬰知識并成功找到了一份家政工作,“原先掙4000,現在掙8000,一年多掙5萬元!”

家有黃金千兩,不如一技在身。家政阿姨培訓班、電子商務培訓班、電焊培訓班、面點培訓班……形式多樣、工種豐富的技能培訓在兩當縣遍地開花,不僅是“授人以魚”,更是“授之以漁”。緊緊圍繞產業發展方向和行業、市場、企業及勞動者需求,積極推進技能培訓進村、進組、進社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構建培訓輸轉一體化工作機制,科學制定勞動力技能培訓“菜單”,開展“崗位+勞務機構+培訓”模式培訓,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群眾由“有就業”向“就好業”邁進。

對于“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無力致富”的殘疾人群體,兩當縣還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同時予以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就業創業路上不漏一人。

“沒想到,我們殘疾人居然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家住魚池鄉蒲家灣村的卯淑琴感慨道。因肢體四級殘疾,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卯淑琴也掙上了工資,直言“生活有了保障,更有了新希望!”

從就業指導到送崗到人,從技能培訓到創業扶持,從就業獎補到人文關懷……一項項“實打實”的措施集聚“人氣”,凝聚情懷;有工作崗位、有工資收入、有職業前景……老百姓端穩了“硬”飯碗,幸福感滿滿。

“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更是發展問題。我縣將緊緊圍繞‘六穩六保’總體安排部署,將春風行動這一陣‘春風’吹成‘四季春風’。”兩當縣人社局局長馮會東表示,將切實為用工單位和求職群眾牽好線、搭好橋,有效促進企業和人才的“雙向奔赴”,以就業“小”服務,促進群眾收入“大”提升、縣域經濟“快”發展!(張云霞 楊曉東)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