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監督“硬約束”保障營商環境再優化
摘要:新津區把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作為深化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創新開展“有事找紀檢”工作,向社會聘請8名營商環境觀察員,聘請5名民企負責人、律師為特約監察員,打造開放的紀委監委。
中國發展網訊(記者王進報道)“新津區‘政策找企業’平臺運行后,公司賬戶收到高新技術企業獎補資金20萬元,相比以前,可以說是秒到賬!”昨日,成都漁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斌對記者說。企業獎補資金兌現之所以如此快捷便利,得益于成都市新津區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以監督執紀“硬約束”保障營商環境再優化。
聚焦“政策找企業”點題派單,有效解決惠企政策兌現慢兌現難問題。今年以來,新津區紀委監委創新開展“清風助企”行動,依托智慧新津數據中臺搭建起的“政策找企業”智慧政務服務應用場景,嵌入“紀委督促”功能模塊,通過靶向督促、“點題派單”等方式,將涉企問題“一對一”指派給責任部門,督促其“答卷”作回應,實現問題快速精準聯動處置,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易申快享”,實現“企業少跑腿、政策精準享”。據悉,新津“政策找企業”平臺今年4月9日上線試運行以來,已先后完成“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兌現4399萬元,惠及企業203家;已兌付第一批“易申快享”政策資金5500余萬元,惠及企業300余家。
以“蓉易見·政商懇談會”為著力重點,強化企業訴求辦理跟蹤問效。新津區把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作為深化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創新開展“有事找紀檢”工作,向社會聘請8名營商環境觀察員,聘請5名民企負責人、律師為特約監察員,打造開放的紀委監委。新津區“蓉易見·政商懇談會”已成為營商環境問題訴求反映“直通車”,今年以來,新津區紀委監委以每月一次的“蓉易見·政商懇談會”為契機,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從安排部署、辦理推進、企業滿意度三個方面進行監督檢查,主要負責同志是否親自研究推動,分管領導是否具體實施?是否存在責任空轉、一批了之、敷衍應付等情況,都在監督檢查之列,及時解決企業訴求141件,為新津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強保障。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