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慧眼護航平安華嶺 攜手共建和美鄉村

2024-08-30 18:16 中國發展網
甘肅通渭縣

摘要:“慧眼”工程是利用農村現有有線電視網絡,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信息接入農戶家庭數字電視機頂盒,通過實時監控、一鍵報警、分級處置、綜合應用,實現農村地區社會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無縫覆蓋。

——甘肅通渭華家嶺鎮人大“122民主實事工程”項目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生根開花”

近年來,甘肅通渭縣華家嶺鎮堅持把“122民主實事工程”項目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實踐載體和促進鄉鎮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精心選準辦實“慧眼護航·平安鄉村”聯防云監控平臺建設民主實事項目,以人大新作為托起平安建設新高度、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慧眼”工程是利用農村現有有線電視網絡,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信息接入農戶家庭數字電視機頂盒,通過實時監控、一鍵報警、分級處置、綜合應用,實現農村地區社會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無縫覆蓋。

“小建議”反映群眾“大民生”

平安是發展之基、民生之盼。華家嶺鎮地處兩市(定西、白銀)三縣區(通渭、安定、會寧)交界,西蘭、華兔、華雙公路穿境而過,人車流量大、風險隱患多,鄉村治理和平安建設點多面廣。特別是世歌堯、牛家山、后灣等村人大代表和群眾長期反映村社監控少、監管盲區多,保護人身財產安全、解決鄰里紛爭、外出遠程看家等極為不便,是典型的群眾煩心事揪心事。于是華家嶺鎮將“慧眼護航·平安鄉村”聯防云監控平臺建設項目作為年度“122民主實事工程”項目推進實施,計劃在各村社道路進出口及群眾聚居區安裝高清網絡監控攝像頭600余路,力爭年內實現安裝組網運行。

“小探頭”構筑平安“大防線”

華家嶺鎮轄區溝壑縱橫、群眾居住分散,針對監控難覆蓋、資金難籌集、運維難保障等困難問題。鎮人大主席團組織人大代表和群眾集思廣益:攝像頭利用農戶現有電線桿、墻面等安裝,接用農戶家庭寬帶網絡通電聯網,降低設施投入成本;與縣電信公司溝通銜接達成協議,由運營商免費安裝攝像頭,每個攝像頭每月支付一定數額的運維費用,資金由鎮村兩級自籌,并爭取幫扶單位、社會力量支持;攝像頭安裝后接入縣鎮村“平安鄉村”聯防云監控平臺并網監控,畫面一部分監控公共區域,同步接入群眾手機APP,一部分監控群眾門前院落等非隱私區域。目前全鎮累計建成318路,星羅棋布的“小探頭”為群眾織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網”。

“小切口”破解治理“大難題”

“慧眼工程”把攝像頭安裝在家門口并聯網監控后,群眾能夠安全放心地生產、生活、出行,外出務工者能夠通過手機看家護院、聯絡家人;監控平臺全面并網,能夠協助鎮村兩級高效便捷開展基層綜治、安全排查、治安巡查、交通勸導、人居環境治理、災情監控、應急處突、干部管理等工作,在調查化解矛盾、提升群眾文明素養、促進村容村貌整潔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覆蓋村社進出口及群眾聚居區的“慧眼”與覆蓋交通要道的“雪亮”工程互為補充,構建起“雪亮+慧眼”和人物技“三合一”的治安防控體系,把防范措施延伸到群眾身邊,有效預防社會治安案件和違法犯罪行為,提升社會治安水平,全鎮治安、刑事案件發生率同比下降66.7%。

“小視角”彰顯民主“大優勢”

群眾關切所系,就是人大監督所至。9名縣人大代表、55名鎮人大代表,推動構建了黨委領導、人大提議、政府實施、代表監督、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鎮上5名縣鎮人大代表組成聯絡組監督推進,村級由鎮人大代表和村“兩委”組建工作組監督落實,代表選民接待日定期征詢、代表工作室定期通報、主席團會議定期研究,開展一次群眾滿意度測評,年終人代會聽取審議一次專項報告,形成“兩小組三定期一測評一報告”的全過程監督機制,確保把“慧眼護航·平安鄉村”聯防云監控平臺辦實辦成功、辦好辦滿意,辦成保障廣大百姓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堅強后盾。(中國發展網)(李蘇敏)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