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通渭李店:搶抓造林黃金期 “植”此青綠添新綠
摘要:目前已在全鄉范圍種植以側柏、國槐和火炬為主的行道樹15公里7000余株,以刺槐、云杉為主的面山綠化280畝3萬余株,以梧桐、銀杏、月季、爬山虎、冬青、連翹、杏樹、柿子樹為主的四旁植樹3.3萬余株。
中國發展網訊 李娟 記者王斌報道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綠滿隴中”行動,搶抓春季造林黃金時間,近日,甘肅通渭縣李家店鄉組織鄉村干部、鄉直單位、學生以及黨員群眾代表等100余人開展2023年“綠滿隴中”行動春季植樹造林暨面山綠化活動,為建設綠色生態李店再添一抹新綠。
一場春雨過后,天地間處處充溢著春的氣息,趁著這場小雨帶來的墑情,李家店鄉所組織的植樹隊伍早早來到郭坪村的面山植樹點進行植樹。大家干勁十足,挖坑、運苗、栽植、扶正、培土、澆水,三五成群、合理分工、互相協作,將一棵棵小樹苗栽入樹坑??粗约河H手栽下的小樹苗,李店鄉政府機關干部廉彩陶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現在正值春季植樹造林黃金時期,今天能參加李家店鄉2023年‘綠滿隴中’春季造林綠化活動,我感到特別榮幸。”廉彩陶說,植樹是為加快綠色生態李店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人人都能愛綠、植綠、護綠,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栽一棵活一棵,這是植樹人最樸實的愿望。為了保證成活率,李家店鄉黨委、政府因地施策,在面山綠化點選擇栽植耐寒耐旱的側柏、刺槐等樹種,并使用罐車運水和人工抬水相結合的方式對所有樹苗進行澆灌,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
大家在半山腰辛苦栽樹,今年71歲的李家店鄉姚川村村民邢智德跟其他人一起在山腳下澆水護綠。“這幾天我們一直在植樹,今天我主要負責澆水。”邢智德說,希望在每個人的精心呵護下栽一棵活一棵,不能讓大家的辛苦白費了。
“這個山大概有100多畝,我們已經在山上種了半個月時間的樹,主要種植了柏樹、刺槐,大概有3000多株。同時,為了保栽保活,拉水進行澆灌,爭取成活率達到85%以上到90%。”李家店鄉姚川村黨支部書記姚高智是此次植樹活動的負責人,他說在這春季美好的季節組織群眾進行面山綠化,讓村里的山更綠、水更清、老百姓更幸福、環境更美好。
面山綠化、行道樹栽植、農村“四旁”綠化是今年李家店鄉春季植樹造林的重點工作。崔河村是2022年的市級鄉村建設示范村,也是李家店鄉今年打造的“農村宅旁人均栽植1棵樹”鄉村振興造林綠化示范村。今年,為鞏固鄉村建設成果、刷新鄉村顏值,崔河村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和農村“四旁”綠化,逐步實現“窗前有花、院內有果、村邊有樹、路邊有陰”的鄉村美景目標。
“2023年春季造林以來,崔河村組織群眾栽植梧桐、銀杏、迎客松、美人梅、榆葉梅、龍爪槐、毛竹等樹種1000余株,并落實縣上提出的‘戶均一棵樹’的要求,組織群眾在莊前屋后種植杏樹800余株。” 該村包村領導陳自宏介紹,下一步,崔河村在對社道周圍的行道樹進行加密和補植補造的同時,還要完成200畝的面山綠化栽植。
據了解,今年,李家店鄉黨委、鄉政府緊盯“窗前有花、院內有果、村邊有樹、路邊有陰”的目標要求,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采取多樹種、多林種、多色彩混交的方式,認真謀劃,精心組織,著力推進面山綠化、退耕還林區域提升、農村“四旁”綠化等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目前已在全鄉范圍種植以側柏、國槐和火炬為主的行道樹15公里7000余株,以刺槐、云杉為主的面山綠化280畝3萬余株,以梧桐、銀杏、月季、爬山虎、冬青、連翹、杏樹、柿子樹為主的四旁植樹3.3萬余株。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在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造林質量和成效,努力構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全鄉經濟社會高質量追趕發展厚植綠色底色。”通渭李店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浩東說。
責任編輯:宋璟